返回

明如脆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子午谷奇谋(9)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高迎祥在黄龙和刘哲等人的护卫下,骑马在南塬坡头观战,眼看孙传庭和贺人龙的人马已经有松动的迹象,再加把劲儿就能杀过去,杀向西安府。突然,从东北方向杀过来一支人马,几千人虽然不多,但甚是凶猛,一下子就将农民军的阵型冲乱,随即大军崩溃,拦都拦不住。高迎祥被涌退的人马裹挟着,一下子就退过了文公庙梁,退到了光头山山梁之上。 拓攀高如雷的吼声在空中回荡,意识到危险的李晋王带领后队冲上前,挥刀砍翻几十个涌退的兵士,又用弓弩射死十几个远处奔跑的退兵,暂时阻止了大面积的退却。但是,溃退的士兵们经受不住两方面的压力,一窝蜂地向西侧山里散去。 拓攀高一看凶猛的边兵就要杀到近前,赶紧招呼李晋王带后队坚守光秃山山梁,回头劝高迎祥赶快往回撤。但紧接着后面传来消息,陈河已经被明军占据,撤不回去了。 原来,孙传庭前两天派参将罗尚文带三千人从骆谷傥骆古道绕到了陈河,堵住了高迎祥的归路。 高迎祥很镇定,这样的危险场面见多了,他安排五队老张飞张文朝带本部人马去夺陈河。 张文朝带队没走多远,就被从陈河出来的罗尚文带兵挡住,双方陷入混战。 农民军此时士气低落,累饿交加,根本不是后面明军的对手,纷纷后退和向西侧山中躲避,不一会儿高迎祥就望到了罗尚文的明军。 七队王文耀带人迎上去与老张飞剩余人马,暂时挡住了罗尚文。西边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军的溃兵,高迎祥此时心中闪过一丝惊慌之感。 这会儿,张继兴手擎尺刀骑马来到高迎祥的面前。 尺刀并非是用于格斗的武器,而是一种文具。在纸张未普及的秦汉时期,都是用竹板或者木板当做书写的载体,如果在书写的时候出了错,就要用书刀将字体刮去,重新书写。秦汉时期的文官腰间都挂着书刀,与用以磨刀的砺石。古代书刀都是以一尺为标准尺寸,所以书刀也称为尺刀。这个时期的基层文书官吏,也就有了“刀笔吏”的别称。 这把尺刀是在凤阳皇陵里见到的,因为是过去的文具,所以张继兴作为文具的一种收了起来。今天,事态紧急,他拿出来防身。 张继兴拉了拉高迎祥的衣服:“王驾,赶紧随我过黑河走黄谷。” 上午,张继兴力劝高迎祥派一支奇兵走黄谷,去偷袭西安,被拓攀高给怼了回来。拓攀高对杀过南塬很有信心,认为没有必要。 这会儿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走黄谷吧。 溃散的农民军大部分向西侧山里跑了,也有一小部分从黑河较浅、河流缓慢处向东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在河岸狭窄处搭了几棵大树。张继兴引着高迎祥从树桥上过了黑河,过前咀梁、北沟到韩峪沟。上代王庙往前到旗杆沟口,再穿过黄巢洞,到了团标沟。 黄龙、刘哲、高禄和几百名亲兵紧紧跟在他们身后。 第十一节孙传庭 孙传庭,字伯雅,代州镇武卫【1】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也就是他26岁那年,考中了进士,位列三甲第41名。比孙传庭高一个名次的是三甲第40名的进士,也是一个牛人,名叫袁崇焕。 在崇祯九年之前,孙传庭被外放任永城、商丘知县,天启初年被朝廷调回吏部任吏部验封主事【2】,再升至稽勋郎中【3】,后以回乡奉养母亲为由辞归乡里。直到崇祯八年,他才再度出山,任验封郎中,后越级升为顺天府【4】府丞。不久,崇祯免去剿贼不力的陕西巡抚甘学阔,陕西巡抚空缺,吏部尚书谢升举荐顺天府丞孙传庭。谢升讨厌这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孙传庭,想把他支得远远的,你不是自觉高人一等吗,有本事你到陕西比划比划。 孙传庭在陛见崇祯皇帝时,要兵要饷。万岁爷告诉他,兵饷没有,自己想办法。 到陕西后他放手恢复军队屯田,严肃军纪,训练新兵,把其治下的人马训练成一支劲旅,号称“秦军”。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指挥副将罗尚文奇袭屯聚于商洛的整齐王一股农民军,阵斩整齐王张自秀。 当把这一消息用塘报飞送兵部,崇祯获悉捷报后,立即下旨嘉奖:“据报设伏出奇,歼渠斩级,具见该抚调度,将士用命,有功员役及伤亡官兵,查明叙恤。余党乞抚是否确情,还著详察诚伪,相机操纵,并别股既称势孤党涣,亟宜鼓锐歼扫,以底成绩。” 这一次,孙传庭和贺人龙的人马加在一起有一万多人,在几次向洪承畴飞檄求援后,他又亲自到黑水峪查看地形,把训练刚刚成形的副将王根子的新营、副将赵大允的右营、游击李国政的左营等几个营都调上来,设下几道埋伏。再派副将罗尚文领三千精锐,从骆谷翻天华山,插到陈河,截断高迎祥的后路,他想把高迎祥困死在黑水峪。 在祖宽把农民军赶回黑水峪后,洪承畴率领大军也赶到了,明军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农民军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全军崩溃。孙传庭看到漫山遍野的农民军溃兵,一时半会儿也收拾不过来,便在甘峪湾附近立起红、白二旗,派人向农民军溃兵喊话,“到白旗下可就抚免死,至红旗下则视为顽抗必诛”。 农民军溃兵累饿交加,实在支撑不住了,纷纷向白旗下聚拢。 在祖宽的边军杀上光秃山山梁,农民军溃散后,妙手张文耀、蝎子块拓养坤和黄巢武大定身边只有几十人跟随,慌不择路,被边军撵到一处悬崖边,翻崖而下,逃了出去。当年九月,张文耀和拓养坤由徽州和秦州【5】到凤翔,向明总兵张全昌乞求就抚,率部投降了。 拓攀高被明军困住,死战不降。明军在农民军降兵的指点下,知道他是高迎祥的内弟、贼中二号人物,故意留出一个缺口。拓攀高从缺口冲出后,被明军预设的绊马索绊倒,被擒。 老张飞张文朝、李晋王战死,其他掌盘子的和部将溃散而走。 明军漫山遍野的搜捕高迎祥及流贼其他大掌盘子的。 注释: 【1】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 【2】吏部验封主事:明代吏部下设四司文选、验封、稽勋、考功,是验封司的一个官职。 【3】郎中:分管各司事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下属司的司长。 【4】顺天府:今北京市。 【5】徽州和秦州:今甘肃省徽县和天水市。 第十二节擒获高迎祥 过了一夜,“流贼”基本肃清。祖宽来见洪承畴,带来一个惊天的喜讯,他们“抓到了大贼头子高迎祥”。洪承畴一听,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过来抓住祖宽的手:“松亭【1】,你可莫说笑,真的吗?” 祖宽乐呵呵地说:“督师大人,千真万确,我们抓到了高迎祥。” 洪承畴一迭声地催促:“快点,快点,赶紧把他押过来,让我看看。” “督师大人,请您移步。没有木笼囚车,我们把他绑在了外面的车上。” 洪承畴用手点着祖宽,大笑:“你个松亭,不早说!走,出去看看。” 祖宽在前引路,孙传庭在后,贺人龙等一众总兵、副将跟随洪承畴,来到外面。只见单马拉的运粮车上,高迎祥仰面朝天躺在车里,不但手脚被绑,整个身子也被绳子横七竖八地捆在车身上,动一下都不能。前后有几百名边军紧紧守卫,生怕高迎祥再被农民军抢走。 高迎祥怎么被抓了呢? 原来,在张继兴的引领下,一行人穿过黄巢洞,进入团标谷。刚走到谷口,突然前面弓弩火铳齐发,走在前的十几人被打倒。 一斗谷黄龙在前面指挥一百多人,不断地向前进攻,总管刘哲带人在后督战。 久经沙场的高迎祥这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之色,但是稍纵即逝。他扭头问张继兴:“盛举,还有其他出口吗?” 张继兴摇一摇头。 高迎祥喊过高䘵,让他把所有马匹集中起来交给黄龙,让他们骑马冲,一定要冲出去。 所有人都知道到了最后时刻,骑马玩命向前冲,冲了几次终于冲过了弓兵的阻击线。不过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弓兵拒守的第二道防线。 高迎祥一看这样不行,如此地耗下去,后边追兵上来谁也跑不了。在黄龙他们在前面攻打时,他悄悄带着高䘵、张继兴和十几名贴身亲兵,向东侧山坡上爬去。山势陡峭,费了好大劲,终于爬到山顶,但是另一侧是峭壁,下不去。 这时,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下面团标谷中边军已经穿过黄巢洞,在黄龙他们后边杀过去。两面夹击,黄龙和刘哲等人不再顽抗,放下刀枪举手投降。 高禄在前,其他人随后,顺着山势,绕到一陡坡处,想法下到山后的焦阳沟,刚走到沟口,又被把守的乡间壮丁用弓弩火铳射回。这里也出不去! 高迎祥又渴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天也渐渐黑下来。不能在沟底停留!几个人扶着高迎祥向东侧山上爬,爬了好长时间,黑暗中发现半山腰处有一个小山洞,他们进到洞里,歇一歇。 高禄走过来对高迎祥说:“大,刚才看见南面好像有灯光,我去看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回来。” 高迎祥挥挥手,让高禄早去早回。 不一会儿,高禄带回来几个熟红薯,十几人分吃后,张继兴建议早点离开这里。 折腾一天,都走不动了,大家都想歇一会儿。高迎祥让大家稍微歇息,一会儿再走。 亲兵头目高旺在洞口前几百米处放了两个人,洞口附近放一个人,监视追兵,其他人在洞里稍事休息。 由于这些天的奔波,高迎祥本想合眼休息一小会儿,可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等他再睁开眼时,天已经蒙蒙亮。他赶紧把其他人叫起来,准备离开。可是,守在洞口的亲兵跑回来说,漫山遍野都是搜山的明军,出不去了。 高旺一脚将报信的哨兵踢倒,嘴里骂着:“闷怂,让你早点叫醒我们,你是不是也睡着了?你把我们都害死了!” 突然,洞外传来刀剑的撞击和厮杀的呐喊声。原来,在几百米外放哨的两个亲兵也睡着了,搜山明军搜到近前时,才突然惊醒。两个人面对十几人的围攻,拼命厮杀,最后都被砍倒在地。 洞内人一看藏不住了,一齐杀出去,但是刚跑出十几米,就被搜山的明军挡住,登时被砍倒几个。 冲不出去,十几人退了回来,守住洞口。官军用弓弩和火器向洞口射击,怎么也伤不到在石头后边的这十几个人。官军看到贼人拚死抵抗,也不敢硬上,怕丢了性命,双方就这么对峙着。突然,官军身后冲出一人,身着绵甲,左手举盾牌,右手倒提着一根水磨铁鞭,冒着农民军的箭雨冲上来。 亲兵头目高旺在这人冲到近前时,突然从石头后跳起来,一刀劈下去。这人不慌不忙,一举盾牌把刀挡住,右手铁鞭抡起来,一下就把高旺打倒在地。同时,十几个农民军一拥而上,这人挥舞铁鞭,打倒五、六个。他身后的官军也冲上来,双方混战在一起。片刻的功夫,高迎祥的亲兵们全被打倒了,只剩高禄一人,横刀堵在洞口。 这人看高禄是个十几岁的娃娃,不忍心伤害他,劝他放下刀投降。高禄小脸通红,两眼圆瞪,就那么直挺挺地挡在洞口,一动不动。这时,这人身后冲出一个官兵,一矛将高禄捅倒,众人拥进洞里,将高迎祥和张继兴抓住、押走。 挥舞铁鞭冲进洞的人名叫孙守法,原是洪承畴的一个家丁,因为打仗勇猛,屡立战功,升为游击将军。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以后,孙守法逃进秦岭山区继续抵抗,与大顺军将领贺珍、刘体纯合作,继续效忠明朝,一起拥护秦王朱辅在陕西抵抗清军。一直到1647年,清军突袭五郎山,孙守法从山区小道逃离。清朝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以轻骑兵驱逐追击,引诱孙守法进入山区伏击圈。孙守法死战不降,挥动铁鞭冲进清军队列,格杀数十名清军以后,遭清军长矛攒刺所杀。 擒获贼头高迎祥后,洪承畴即联名孙传庭将捷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崇祯皇帝听闻高迎祥被俘,大喜过望,这个孙传庭,上任没两年就把在各地闹腾了九年的“大贼首”俘获,真让人意外。取得这么大的“功绩”,应该降旨褒奖。他立刻从御案上青玉四峰笔山【2】上抓起象牙管青玉“万国来朝”紫毫笔,刷刷点点写下御批。 “据报生擒闯贼及领哨各目,具见该督抚调度,将士用命,著即查明叙赉。”并向吏部批转五省总督洪承畴与陕西巡抚孙传庭联名的《报陕西捷功疏》奏折,着吏部依功加赏。吏部随即上拟加赏折子,崇祯皇帝展开,“查得见任总督陜西三边兼摄总督河南、山西、陜西、湖广、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系正二品,今加一级,该从一品,合加官衔伏候圣裁。见任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传庭,系正四品加一级,该从三品查部院无从三品职衔,合无拟加从三品服俸……” 崇祯皇帝朱笔御批,“洪承畴着加太子太保,孙传庭加从三品服俸,钦此。” 注释: 【1】松亭:祖宽,字松亭。古人常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 【2】笔山:笔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