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灿本是夸大话,听说郭璫是皇上派来考察他,准备调他去中原围剿反贼的,立即后悔了,马上想出一大堆理由推辞。
对熊文灿说的四难五不可这些托辞,郭璫淡淡一笑:“这有何难,璫即刻回京面见曹提督大人,曹大人定会向当今圣上一一具禀。等到大人高升之日,还望不要忘却故人。”
曹化淳将郭璫了解的情况写了一个奏折,由内司监递了上去。没几天,就得到崇祯的召见。来到文华殿,兵部尚书杨嗣昌也在,行过跪拜大礼后,万岁爷让他们近前讲话。
简单地问了问郭璫南下访询的经过,崇祯又转向杨嗣昌。杨嗣昌赶忙跪倒,把熊文灿在福建巡抚任上剿灭海盗的功绩拣主要的说了一遍,最后,他又补充一句,“两广总督熊太蒙是当今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熊文灿是个大言无实的人。他在福建巡抚任内,招抚了海盗郑芝龙,升为两广总督,后来又平定了海盗刘香,能够连着平定两股盗匪,杨嗣昌非常赏识。但是,收服郑芝龙是郑早就想投靠朝廷,剿灭刘香是靠郑芝龙的势力,他只是运气好而已。两广物产丰厚,又是对外贸易的口岸,各种奇珍异宝从这里流入中原。熊文灿深谙官场之道,经常收罗财宝派人送给朝廷的权贵,希望长期保住两广总督这个肥缺。杨嗣昌赏识他又收了他的许多财宝,自然会推荐他担任剿匪的五省总理。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崇祯皇帝御命熊文灿为南直隶【7】、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总理,紧接着兵部催促熊文灿即刻去湖北上任。
在赴任路上,熊文灿特意拐个弯,专程去庐山拜谒了相熟的空隐和尚。
在风景秀丽的江西庐山,山顶西北部有一汪清澈的泉水,当地人称之为天池。天池整个水面呈长方形,池水悠悠,光滑如镜。池子边上的寺庙即为明太祖赐名的“天池护国寺”。
这一天,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从山下上来一顶小轿,这顶小轿直奔天池寺。
随行的仆人来到寺门前,请人通禀:“故人熊太蒙拜谒空隐大师。”
正在禅房里闲坐的空隐和尚拿过拜帖一看,只见上面写了一大溜头衔——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直隶、山、陕、川、湖军务,再往后看,“泸州太蒙敬拜”,噢,是熊文灿。
这个熊文灿原来不是在福建就任吗,怎么升这么快,已经是兵部尚书兼五省军务总理了。
虽然出家人不问凡间事,但毕竟寺庙的兴旺还是得依靠朝廷,对于这样的朝廷大员寺里还是不敢怠慢的。
主持空净大师亲自作陪,在天池西半月形的拜月台文殊轩里,布置素茶斋饭。饭毕,又陪着叙谈一会儿,方以有事要办起身告辞,熊文灿和空隐送出门外。
两人回来后坐定,又聊了一会儿,熊文灿方说出此行目的。他对五省总理的重担心里没底,特来山上卜问一下。
“你已经就任,如何打算?”空隐和尚已经猜出他来庐山的目的。
“我想首先应该调整一下军事部署,但在没有到任的情况下,也只能先谋划一下。”
空隐点点头。
“总兵良玉左公,素有谋略,勇力过人,我想为己所用。另外,从粤地山林中招一两千擅使火器者,用为贴身护卫。”
“这都是小事,不用多谈。为今之计,剿贼方略是什么?”
“这个主要还是剿抚并用。”
“具体对谁用剿对谁用抚,有定论吗?”
见熊文灿沉思不语,空隐和尚停顿一下,继续说:“这样,总理大人,好好想一下,天也不早了,明天咱们再聊。”
文殊轩为上下两层石木结构,下层为石室五间,有居室、会客室、餐厅,熊文灿当晚即下榻于此。
送走空隐和尚,他走上二层平台,向远处眺望,只见山峦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灭,烟波浩渺。对啊,总理剿贼,剿的是何许人,如何去剿,这些都没有了解明白,就急匆匆去赴任,能够不辜负万岁的重托吗?他需要理理思绪,认真地去考虑一下。
第十一章李自成血战河州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市,河州自古以来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从秦汉开始,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河湟重镇”之称,它与洮州、岷州卫所军屯相连,共同担负着守卫西北边陲的重任。
明洪武十二年,洮州番族头目发动叛乱,朱元璋派平西将军沐英、都督府佥事奉国将军金朝兴率兵马进剿,并派曹国公李文忠负责理政,叛乱很快被平息。捷报到京,朱元璋非常高兴,亲自下诏说:“洮州,西番门户,筑城戍守,扼其咽喉。”
洮州卫城——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卫城。
第一节辗转洮岷道
六队乱世王郭应聘从四川返回陕西途中,不打招呼径直带本部万余人奔往庆阳,过天星张天琳、混天星郭汝磐等也带着七八千人马奔往陕北黄龙山,剩下李自成和高迎恩带着夹杂着妇孺的几千人马,在后有曹变蛟前有贺人龙的围追堵截下,慌不择路,向西进入羌人地带。
那时的羌汉势不两立,羌人不管是政府军还是农民军,见着就打。三方在西番地混战几次,农民军向北进入岷州,暂时摆脱了明军的追击。
已经是十二月份了,西北的冬季来得早,从四川辗转来到岷州的农民军穿着薄薄的秋装,冻得瑟瑟发抖。跟虎黑九霄和黑煞神李茂春带领农民军前锋,在夜暗里翻越岷州城南的麻子川分水岭,在黎明凛冽的寒风中,站在最高端峰岭村旁的石岩上,可以远远望见达拉梁一带的皑皑白雪。
大西北的寒冬总是粗犷而凛冽,像是这里赤裸贫瘠的土地一样。呼啸而过的寒风裹挟着飚卷的鹅毛雪片,一会儿功夫,就能把一切都覆盖上一层银装素裹的白。
把整个山梁装扮得银妆素裹的这些白雪,犹如翻滚的玉龙,随着山势蜿蜒曲折,连绵不断。
黑九霄、古自存和六队的李茂春在四川都跟大部队失去联系,他们在北返的途中相遇,刚刚与李自成、高迎恩在岷州地界汇合。没有遇到大的战斗,人马相对齐全,作为前锋还有一定的战斗力,黑九霄、李茂春带队在清晨的寒风里躲过高处的土堡来到岷州城下。小管队莫皮虎带头领着善于攀城的几十人翻越三丈高的城墙。
洮岷道黄絅前两天接到塘报,大股流贼向北奔岷州卫而来。他找来岷州卫守备杨承芳,让他组织全卫丁壮轮流守城。莫皮虎他们在东南角登城,在城内东南角的儒学苑负责这一段防卫。当晚是儒学痒生梁建中当值。梁建中只是一个生员,没有这种守卫经历,特别紧张,吃不下睡不着,他抱着自己的棍子整日守在城上。这样,过了几天后,也不见流贼的踪影,他慢慢放松下来,这一天,守在城头没事远眺遥远山梁上玉带一般的积雪,忽然想到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诗,“终南阳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此情此景,与诗的意境相近,他想自己也是一个儒生,这么多天无所事事,何不构思一首意境更加深邃的诗篇,说不定也能流芳百世。
前面说过河州在历史上有河湟重镇的美称,它东临洮河,南依太子山,西与吐蕃接壤,北傍黄河,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民风剽悍、习武成风,因此武术在这里源远流长,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被誉为西北名棍的天齐棍。流传于这一带的天齐棍又叫河州棍,它是我国武坛所称道的“西棍”重要组成部分。天齐棍法历史久远,风格独特,以短制长、转换巧妙、两头交打,击法刁钻犀利,是我国双头棍法揭打流派中的一家。梁建中小时候学过棍法,不光天齐棍,还有迎风条子、串子棍、折抡棍都会,但那只是学了个架子,真正真刀真枪的拼杀他从未经历过。
生员按现在来说,也就相当于一个高中生,可是这样的普通学生在明朝待遇好得惊人。在富裕的苏杭地区,政府规定每个生员每月可领大米一石(古代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75-95千克),有的地方甚至还可以领到更多,这么多粮食,不仅一个人管饱,连家人也够了。另外,不同皇帝当政时期,还会出现每月定时供给鱼、肉、盐等食物的优待情况,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府学里,甚至还给每个生员配备了两名供其驱使的仆役。除此之外,生员们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考试还是考取更高一级的功名,均有各种名目的补贴、赏银可拿,就连外出会友做文章都有花红,常见的赏银少者一二两,多者可达百两以上。生员虽然不是官,但是依照明制规定享受准官员礼遇,乱时自然也要分担一部分职责。
这天夜里已经过了四更天,冻饿交加的梁建中也和旁人一样,裹紧羊皮大袄蜷缩在城垛角上背背风。稍微暖和一会儿,睏意上头,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睡梦中,隐约感觉有个人影从身边溜过,他起身便追。几个贼人回身冲他而来,他抓起棍迎了上去。对面一个面目狰狞的贼人一矛正戳中他的胸膛,他脑中一闪念,完了。暮得一惊,原来是一个噩梦,他晃晃昏昏沉沉的脑袋,揉揉惺忪睡眼,下意识地往旁边城垛上扫了一眼,一个正攀上垛口身背大刀的壮汉赫然映入眼帘。脑中念头一闪,“贼人”,随即他脱口而出:“贼人上城了!贼人上城了!”
周围守城的人在睡梦中被惊醒,纷纷拿起刀枪向已经上城的贼人冲过去。
正在巡城的指挥使庞永生闻讯,带着十几人赶过来,双方陷入一场恶战。
莫皮虎带着十几个登上城头的农民军,被几十个守城丁壮围在正中,他们杀伤对方二十多人,自己也被杀伤十几人。这些守城丁壮勇猛剽悍,前赴后继,比上城的农民军还猛。看看不能得手,莫皮虎在身前的两个弟兄被打倒的瞬间,一扭身冲上垛口,跳了下去。
这边痒生梁建中和指挥使庞永生也受了重伤,没多久就死在了城头。
守备杨承芳带着家丁往出事的城头赶,在和政楼下正遇到已经进城的贼人,双方展开大战。他们用枪车逼得贼人一直往后退,周围赶来的军户越来越多,贼人抵挡不住,纷纷逃到城外。
黑九霄看着莫皮虎带着几个人一瘸一拐地走回来,急走两步一把扶住他。
“兄弟,你的腿没事吧?”
莫皮虎苦笑了一下:“还不碍事。这些军屯里的人,也太狠了点,砍倒一个能上来俩,你砍倒两个他能上来四个,个个不怕死。哎,怨咱没本事!”
“不能这么说,偷城就是一个冒险的活。成了,算咱们有造化,不成咱们再去下一家,没什么。”
黑九霄让人扶他到后面歇息,对李茂春一笑:“老哥,咱们奔洮州。”
李茂春说:“哥啊,天寒地冻的,让弟兄们先找个背风的地方暖和暖和吧,别给冻坏了。”
“中,找几个大点的村寨吧。”
说完,黑九霄叫来侯三坨,让他带他的一哨人马前出洮州,探一探风声,看看能不能破开洮州。
岷州城被洮河和叠藏河所夹持。城西的洮河由南向北绕城拐弯向东再向北,城东的叠藏河绕过岷州汇入洮河。一到冬天,洮河冰面上有颗颗圆溜溜的冰珠,堆堆挤挤,历历落落地流淌,现称“洮水流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