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山村的成功,像一阵春风,吹得整个曹海镇都躁动起来。镇政府趁热打铁,号召各村积极参与产业园项目。这消息一传开,各村村委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使出浑身解数动员村民。
六合村口的大槐树下,几个老人已经坐了下来,叼着旱烟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听说了吗?镇上要搞什么产业园了。"一个老人说道,烟雾从他嘴里缓缓吐出。
"咱们村也要参与?"另一个老人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可不是嘛,昨晚村支书召集开会,说是要动员全村人呢。"
正说着,村支书高庆阳匆匆走过,朝老人们点了点头就快步离开了。老人们相视一笑,知道村里又要忙活起来了。
六合村委会里,支书正和其他几个村干部商量着动员的事。
"这回可是个好机会啊,咱们可得抓住了。"支书拍着桌子说道,"芝麻山村那边已经尝到甜头了,咱们可不能落后。"
"可是村民们不太好说服啊,"一个年轻些的村干部担忧地说,"他们总觉得这是镇上的事,跟自己没啥关系。"
支书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那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实在不行,就说不参与的以后别想享受集体福利!"
年轻村干部脸色一变,"这样会不会太强硬了?"
支书摆摆手,"有时候就得来点狠的。行了,你们赶紧去忙吧,今天必须把动员工作做到位!"
六合村干部们鱼贯而出,各自奔向不同的村民家中。有的苦口婆心劝说,有的拍胸脯许诺,还有的直接搬出"村规民约"来威胁。整个村子顿时陷入一片忙乱之中。
......
付平正埋头写着工作笔记。他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已经忙活了很久。忽然,接到了镇委书记李爱明的电话。
"小付啊,各村的动员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李书记问道,脸上带着些许疲惫。
付平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大部分村子都在积极推进,不过也有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李书记皱起眉头。
"有些村干部可能手段太激进了,我怕会引起村民反感。"付平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书记叹了口气,"这帮人啊,总是喜欢走捷径。你多盯着点,别让他们闹出什么乱子来。"
付平点点头,"我明白,我会多跑几个村子,亲自了解情况的。"
李书记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辛苦你了。对了,芝麻山村那边怎么样?"
提到芝麻山村,付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几天天天被请到其他村去介绍经绍经验,吃香的喝辣的,王村长他们都快飘起来了。"
李书记笑着摇摇头,"让他们得意去吧,只要能带动其他村子就行。对了,元石村和青运村那边呢?"
付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们倒是老实了。之前想敲诈一笔的美梦破碎后,现在按照我们的要求在组织动员。因为早就被芝麻山村刺激过,村民的接受度还算高,工作推动得挺顺利。"
"那就好,"李书记松了口气,"你继续盯着,有什么问题随时汇报。"
付平点点头,挂断了电话,又低头继续写他的工作笔记。他在上面推演着整个产业园区项目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各种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孙丽丽带着摄制组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拍摄工作。她扛着摄像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不时停下来拍摄一些有趣的画面。
"丽丽姐,咱们今天拍什么啊?"年轻的摄影助理问道。
孙丽丽眯着眼睛看了看远处的田野,"先去各村转转,看看动员工作的情况。然后再去产业园的选址地看看,说不定能拍到些有意思的画面。"
两人正说着,一个村民骑着摩托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扬起一阵尘土。
"哎呀,这些村民现在可真是忙啊,"孙丽丽笑着说,"看来产业园的事情已经在村里传开了。"
摄影助理点点头,"是啊,我刚才还听到有人在议论呢,说是要把地租给产业园,能赚不少钱。"
孙丽丽若有所思地说:"这倒是个好题材,咱们待会儿找几个村民聊聊,看看他们怎么想的。"
就这样,孙丽丽带着摄制组在各个村庄之间穿梭,记录下这个乡村正在发生的变化。她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许多细节:村口的公告栏上贴满了关于产业园的宣传海报,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热烈讨论,还有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的场景。
付平得知孙丽丽在各村采风拍摄,心里暗自感慨: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方便。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心想:丽丽姐这洒脱性情,真爷们儿!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走了几天,直到这天晚上,王家的饭桌上突然热闹了起来。
王占奎家的院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厨房里,王占奎的妻子正忙着准备晚餐,香味四溢。院子里的石桌旁,唐专家、洪文康和付平正坐在那里,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
"小付啊,这几天忙得怎么样?"唐专家笑呵呵地问道。
付平苦笑着摇摇头,"忙得脚不沾地啊,唐专家。各村的动员工作、产业园的规划、还有各种协调工作,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
唐专家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年轻人就是要多干事。不过啊,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把身子累垮了。"
这时,王占奎的妻子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从厨房走出来,"来来来,都别光说话了,尝尝我的手艺。"
众人纷纷称赞,开始享用晚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唐专家抿了一口酒,看着付平,突然说道:"小付啊!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付平连忙将酒杯一放,"唐专家,您客气了,您说就是。"
唐专家看着他,幽幽道:"你是不是想把我累死在你们这儿啊?"
付平一愣,随即意识到唐专家是在说工作量的事,顿时有些尴尬。
洪文康在一旁接话道:"可不是嘛!先前就你们一个组,我跟唐专家两个人还忙得过来。现在又加了两个组,每天脚都要走断了,咬咬牙也坚持得下来。前几天你们又要搞那个啥子产业园,镇上那个李书记还来给我们说请我们多指导一下,你想想,我们就两个人啊!"
唐专家接着说:"结果,你这都回来好几天了,也没见你多找点人来,这不是真想把我这把老骨头交待在你们这儿是什么?"
"没有没有!"付平尴尬地笑了笑,他一直忙着,居然把这点给忘了!"唐专家,老洪,实在是对不起,我这就安排,马上找人来帮忙。"
唐专家摆摆手,"别急,我知道你小子忙。不过这事确实得抓紧,不然我们俩真顶不住。"
付平点点头,但又有些为难,"唐专家,您看我们需要找些什么样的专家比较合适?说实话,我在这方面的人脉不太广。"
唐专家思索片刻,然后掏出手机,"我给你一个电话,你记一下。别人我不敢保证,这个人的人品绝对是信得过的,你找到她,哪怕她不来,也能给你引荐不少的专业人士。"
付平连忙拿出笔记本记下电话号码,"太感谢了,唐专家。不知道这位是?"
唐专家笑了笑,"我的小师妹简莎,比我小了将近十来岁。当年跟我学农业技术,现在在省农科院当研究员,很有本事的。"
付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我明天就联系。"
这时,洪文康突然笑着说:"老唐,你那小师妹现在还单身吧?要不要给小付介绍介绍?"
唐专家瞪了洪文康一眼,"看什么看!我都快五十了!她都四十多了!你个臭小子想什么呢!"
付平连忙打圆场,"没什么,为唐专家丰富多彩的人生喝彩。"说着举起了酒杯。
唐专家哼了一声,但还是跟着碰了杯。酒过三巡,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了。
"说起来,"唐专家放下酒杯,眼神有些飘忽,"我那小师妹啊,当年可是个有意思的丫头。"
洪文康来了兴致,"哦?怎么个有意思法?"
唐专家摇头晃脑地说道:"刚来的时候,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谁知道没几天就露出了真面目。有一次,我带她去田里考察,她一脚踩进泥坑里,你猜怎么着?"
付平和洪文康都竖起耳朵,等着下文。
"她非但没有尖叫,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屁股坐进了泥坑里,说这样更好玩。"唐专家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占奎的妻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插嘴道:"这姑娘性格倒是挺爽朗的。"
唐专家点点头,"可不是嘛。后来我才知道,她家里是种田的,从小就在田里摸爬滚打,哪里会怕那点泥巴。"
付平若有所思地说:"看来这位专家不仅有学问,还很接地气啊。"
"那是自然,"唐专家有些得意地说,"我的学妹,能差到哪里去?"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蛐蛐开始鸣叫。王占奎的妻子收拾了桌子,又端来一盘刚切好的西瓜。
付平看了看手表,"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准备明天的工作了。"
唐专家摆摆手,"别急,再坐会儿。小付啊,你这工作劲头是好,但也别太拼命了。"
付平笑了笑,"我知道,就是这段时间事情多。等产业园的事情步入正轨,就能轻松些了。"
洪文康插话道:"对了,小付,那个拍纪录片的姑娘最近在忙什么?"
付平一愣,随即明白他说的是孙丽丽,"哦,她啊,最近在各村采风,拍摄一些动员工作的画面。"
唐专家眼睛一亮,"那姑娘不错,观察力很敏锐。前几天还问了我不少关于农业技术的问题,挺上进的。"
付平点点头,"是啊,丽丽姐工作很认真,也很有想法。"
洪文康笑眯眯地看着付平,"我看你对这个丽丽姐挺有好感啊?"
付平有些窘迫,"哪有,就是工作上的伙伴而已。"
唐专家却若有所思地说:"年轻人,该有的感情不要错过。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两不耽误。"
付平脸上有些发烫,连忙转移话题:"唐专家,您刚才说的那位师妹,我明天就联系她。您看,我该怎么跟她说比较好?"
唐专家笑了笑,"你就说是我介绍的,然后把咱们这儿的情况简单说说。她要是有兴趣,自然会来。要是不方便,也会给你推荐其他合适的人选。"
付平认真地点点头,"明白了,我一定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