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5章 加油站老板抢着付车费!这个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晨光熹微,曹海镇的街道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付平背着一个略显破旧的帆布包,匆匆走向镇口的中巴车站。他今天要去江城办事,为产业园区项目寻求更多支持。 往常,付平坐这趟中巴车时,总是默默地找个角落坐下,一路无言。可今天却有些不同。 "哟,付干部来啦!"售票员小芳远远地就看见了付平,热情地打着招呼,"今儿个去哪儿啊?" 付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去趟江城。" "江城啊,那得四十块钱。"小芳说着,又压低了声音,"不过呢,咱们镇上的功臣,我给你打个折,二十块就成。" 付平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按规矩来就行。" 小芳却不依不饶,"哎呀,付干部你就别客气啦。要不是你把产业园项目拉来,我家那块地现在还荒着呢。这点儿心意你可得收下。" 付平还想推辞,身后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哎哟,这不是付干部吗?真是巧了。" 付平回头一看,原来是镇上加油站的老板刘露,大家都叫他眼镜儿。 眼镜儿一边说着,一边熟络地拍了拍付平的肩膀,"付干部,听说你去江城啊?我正好也要去,咱俩搭个伴儿呗。" 付平还没来得及回答,眼镜儿已经掏出钱包,"小芳,付干部的车票我来付。" 小芳不干了,"哎呀,眼镜儿,你这不是抢我生意吗?我都说了给付干部打折了。" 眼镜儿笑呵呵地说,"那哪成啊,付干部可是咱们镇上的大功臣。要不是他,我那加油站哪能这么快就建起来。这点儿钱,我还是出得起的。" 付平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要给他付车费,心里既感动又无奈。最后,在周围人的目光中,他只能无奈收下。 车子启动了,付平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陷入了沉思。 虽然知道他们是因为自己带来了产业园区项目能得好处才这番做派,但付平心里还是暖暖的。这份善意,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把产业园区项目做好的决心。 眼镜儿坐在付平旁边,滔滔不绝地说着话,"付干部啊,你这次去江城是不是又要为咱们产业园的事情奔波啊?" 付平点点头,"是啊,项目虽然已经启动了,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协调。" 眼镜儿一脸崇拜地说,"付干部,你可真是咱们镇上的福星啊。自从有了这个项目,镇上可热闹多了。你看我那加油站 眼镜儿一脸崇拜地说,"付干部,你可真是咱们镇上的福星啊。自从有了这个项目,镇上可热闹多了。你看我那加油站,生意都好了不少。" 付平笑了笑,"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眼镜儿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付干部,你看啊,这产业园以后肯定要用不少油吧?要不咱们商量商量,我给你们个优惠价?" 付平轻轻摇了摇头,"眼镜儿,这事儿可不能乱来。一切都得按规矩办。" 眼镜儿有些失望,但很快又笑了起来,"也是,也是。付干部办事就是公道。" 付平没有再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油菜花金黄一片,麦田绿意盎然。他的思绪却飘到了产业园区项目上。 这个项目虽然已经启动,但要真正建成并运转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土地流转、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品牌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付平在脑海中将这些问题过了一遍又一遍。政策支持方面,虽然上级已经表态,但具体落实还需要时间。资金保障更是个大问题,现在虽然有了一些投资,但远远不够。 "付干部,你在想啥呢?"眼镜儿的声音打断了付平的思绪。 付平回过神来,"哦,没什么,就是在想产业园的事。" 眼镜儿兴致勃勃地说:"付干部,你给我讲讲,这产业园到底要建些啥?" 付平想了想,耐心地解释道:"主要是打造一个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我们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 眼镜儿听得连连点头,"这主意好啊!咱们镇上的土地这么肥沃,就是缺个好出路。有了这产业园,大伙儿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付平笑着说:"是啊,但要做到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镜儿拍了拍付平的肩膀,"付干部,你放心。我们大伙儿都支持你。只要你有需要,尽管开口。" 付平感激地点点头,"谢谢,有大家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付平的思绪又飘远了。他想到了土地流转的问题。虽然大部分村民都支持产业园项目,但也有一些老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还有技术支持的问题。引进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如何让这些技术真正落地,让村民们掌握并运用好,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人才引进更是个大问题。产业园需要各类专业人才,但要让这些人才愿意来到乡村,并长期留下来,并不容易。付平想到了前几天和唐专家的对话,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联系更多的专家学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