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篡清,从在咸丰头上种草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沙皇转进意大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很快谢廖沙就被押送到了村庄中心。 这是一间大屋子,原本是村子里最大富户的房子。 现在成了会议和办公中心。 几个农奴代表正聚集在这里商量事情。 他们看到被押进来的谢廖沙,看了一眼对方身上的制服,冷哼了一声:“沙皇的走狗!” 谢廖沙看到这里的主事人都是衣着破旧的农奴,知道情况不妙,但他的心里还残存着侥幸。 希望依靠沙皇几百年来建立的威望,震慑住这些人。 “你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们这是亵渎伟大的俄罗斯父亲,伟大的沙皇陛下,你们最好立刻收手,否则,下一次来到这里的,就不是我,而是英勇无畏的近卫骑兵团!” “到时候,你们整个村庄都将被夷为平地!” 谢廖沙上尉几乎是声嘶力竭。 恐吓着这群农奴,希望能吓唬住他们。 然而,几个农奴互相看了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你这个沙皇的走狗,还以为我们还是那些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被你们驱使的会说话的工具吗?” “伟大的解放者魏武大元帅已经告诉我们了,卑劣的尼古拉二世已经被伟大的天兵打败了,正在困守华沙。” “他连基辅罗斯的核心统治区都丢失了,一个丧家之犬,还想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 “他的脑袋马上就要成为伟大解放者的收藏了,至于你,这位尼古拉二世的走狗,我们会送你先去地狱,去帮你们的沙皇占一个好地方。” 说完,谢廖沙就被押了出来。 外面的广场上,一根新的旗杆被树立了起来。 不少人出来围观。 谢廖沙被直接吊死在旗杆上。 在弥留之际,谢廖沙听到了周围那些农奴的欢呼声。 他不明白,这些农奴之前明明比骡马还要听话,怎么现在就敢公然反抗沙皇的统治? 他不理解。 谢廖沙不知道的是,魏武为了尽快掌控攻占下来的区域。 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去拉拢当地的底层。 第一步就是举行了诉苦大会。 将当地的富户和官员拉到台上进行公开审判。 这个时代,官员和富户不欺压平民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他们不去做,甚至会被本身的圈子排挤。 所以,只要想找,每个人的屁股都不干净。 干掉富户,将他们的财产拿出来,再赋予底层平民权利。 这样就能快速获得当地平民的好感。 然后,就是利用铁路网络运来大量的粮食和廉价的工业制成品。 这个时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才刚刚开始形成,民众对于国家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也没什么感情。 谁愿意给他们更多的好处,他们就愿意跟着谁。 海量的物资极大的拉近了魏武和这群平民的距离。 哪怕占领军是鞑靼人也变得没那么要紧了。 接下来,魏武所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工业区,让这些平民渐渐的转化成工人,然后开办各种学校进行同化教育。 不出几十年,这片地域就将彻底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自由平民,有工作,有报酬,有休息时间,可以享受丰富的工业制成品,甚至还可以度假,和获得分配的老婆。 另一方面是继续成为沙皇“会说话的工具”,平时给沙皇干活,战时还要被拉到前线去填战壕。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为了表忠心,他们会主动和沙皇进行切割。 别说区区一个骑兵上尉了。 就是尼古拉二世亲自到来,也会被挂在旗杆上,没有第二种可能。 不光是在这个无名的小村庄。 沙皇派出的前往各个城市的策反人员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下场。 只要一表露身份,就会被举报,然后被临时的护卫队抓起来,吊死在旗杆或者城门上。 沙皇派出去的策反人手几乎损失殆尽。 让本来就紧缺的人手更加雪上加霜。 要不是,魏武战线拉的太长了,担心步子太大扯到蛋,正忙着巩固占领区。 沙皇恐怕连华沙都保不住,直接遁入巴伐利亚。 不过,哪怕现在,沙皇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东边,魏武虽然没有力量继续进攻了。 但边境线上的力量依旧强大。 几个重要城市聚集着重兵。 每个城市都至少有一个炮兵团坐镇。 处于矛头的基辅甚至驻扎着一个整编的战车团。 这种力量绝不是沙皇的那些还扛着燧发枪,排着密集的线列步兵方阵的旧式军队所能抗衡的。 而且,魏武正在大肆在占领区修建铁路和兵站,囤积物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魏武正在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 此时,尼古拉二世所控制的领土早就不是那个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帝国。 他所能控制的国土不过是波兰的部分区域,外加德国的部分领土。 纵深不过七百多公里。 相较于原本俄罗斯帝国那万里纵深,实在是太小了。 况且,就那万里的疆域,也被魏武三次战役捅穿了。 这七百多公里的国土纵深实在是无法给尼古拉二世带来安全感。 但是向东反攻,他又不敢。 他手下的那些士兵早就被新军打怕了。 编入队伍的溃兵早就把新军的厉害宣扬的人尽皆知。 漫天掉落的炮弹,刀枪不入的钢铁怪兽,准的惊人的步枪,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令人恐惧的噩梦。 哪怕督军的皮鞭也无法让他们向东哪怕一步。 甚至闹出过,一个团的士兵,和新军的侦察骑兵遭遇后,整个团一枪没放,直接崩溃的事件。 现在,整个沙俄军队中,所有人都闻新军色变。 这让沙皇向东进攻的计划彻底失去了执行的可能。 现在,沙皇想要进攻,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西。 只有西方才是出路。 沙皇尼古拉二世立刻召集了剩下的人开了军事会议。 经过一番商量,众人决定将所有力量集中在南方,全力攻击南方的巴伐利亚。 攻占了巴伐利亚之后,向意大利进军。 此时加里波第统一了西西里岛。 正带人前往意大利,与占领意大利的奥匈帝国军队展开了激战。 相较于这两只弱鸡,沙俄的陆军相对来说还算精锐。 尼古拉二世觉得既然波兰可能守不住,那就干脆不守了,借道巴伐利亚直接去意大利。 反正核心本土都丢了,也就不在乎把波兰也丢了。 意大利地形崎岖,对于防守方相对有利。 最重要的是,意大利港口众多,有历代沙皇渴求的不冻港。 如果能在意大利站稳脚跟,也算实现了历代沙皇的夙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