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秀才经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大水淹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钟孝荃说:“请黎里长品尝一下我们的鸭汤!” 钟孝荃添了一碗鸭汤递到黎禾跟前,要黎禾喝汤。黎禾喝了一口道:“这是什么味?” 钟孝荃说:“这是灵芝陈皮老鸭汤,夏季喝它对养生调理十分有效,而且汤味清润可口,你多喝一点。” 钟孝荃又介绍药膳鸡,要黎禾多吃。接着,老付、老郭分别向黎禾敬酒,付闻云、郭蓉依分别下位来到黎禾身边敬酒,黎禾也一一回敬。酒过几巡,黎禾问道:“孝荃你说有要事商议,是什么事情?” 钟孝荃回答道:“就是想把生意做大,打算在汉阳府、武昌府开设分店,还要购船建码头招收船工水手,这些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好事,我支持你!”黎禾说道,“但是,你父亲知道吗,最好是他同意了再办。” 钟孝荃说:“我父亲走之前,我跟他讲过,他说药店现在人多需要开分店,分流人员。他要我大胆去做,安排人员不要有顾忌。” 黎禾说:“做这些事还需要银钱!” “这几年生意不错,积攒了一些。”钟孝荃说。 黎禾点头,表示赞同。钟孝荃接着说道:“先在汉阳开设,还是先在武昌开设,或者同时开设,我拿不定主意。” “我们布店原来是分步开设的,先开一家,待稳定了再开第二家。”黎禾说道,“我建议你们先开设武昌府分店,在长街择一处门店,保证财源滚滚来。” “里长好像是先开设汉阳府分店的,为何要我们先开设武昌府分店?”钟孝荃说。 黎禾解释道:“从这几年看,武昌府那边有省衙、府衙、县衙,还有都司、提司、武昌卫,官多兵多民多,往来人员流量大,我们那边分店的生意比汉阳府分店好很多。我想,买药的也肯定多,所以先从武昌府那边开始要好些。” 钟孝荃说:“武昌府那边就是过长江麻烦一些,不过,没问题,我们明天开始行动,先开设武昌府分店。” “以后过江很频繁,还要采买货物、送货什么的,靠租船不是个事。”黎禾说道,“我建议你们先建个自己的码头,买一艘中等帆船和两艘小船,招收一些船工水手,提前做好辅助性的事情。” 钟孝荃等人点头称是,接着又是吃酒一阵。过一会,钟孝荃说道:“分店人员怎么选派也是个麻烦的事,这方面也想听听里长的意见。” 黎禾说:“这个人员的事,关系复杂,盘根错节,我不便开口,你们自己定就好。” “我想聘请外人来做管事,又觉不妥,用亲戚做管事也有为难之处。”钟孝荃说。 黎禾说:“当然是用亲戚为好,最好是用有姻联关系的。” “里长你猜,老付、老郭与我是什么关系?”钟孝荃说。 黎禾摇头,钟孝荃说道:“老付是我祖母的外甥,老郭是我舅舅。” 黎禾点头,钟孝荃接着说道:“当然,付闻云、郭蓉依与我都是亲戚关系。” 钟孝荃又说道,“姐夫你说分店管事最好是有姻联关系的,他们与我没有姻联关系,派他们去做管事是不是不妥。” “没有不妥!”黎禾说道,“你与他们虽没有直接的姻联关系,但你祖父、你父亲与他们是姻联关系啊。” “对、对,我这酒吃多了、糊涂了!”钟孝荃说道,“今后姐夫要多过来,我还有一些事要请教,你可不要拒绝哟。呃,从今天开始,付闻云专门担当联系黎里长之责,付闻云你要多跑路多沟通。” 付闻云连声说道:“好的、好的!” 钟孝荃转身问黎禾道:“我们再吃一杯?” “吃好了,不能再吃了。”黎禾说。 钟孝荃叫人奉上茶水,喝完,黎禾起身告辞。见黎禾酒吃得有点多,钟孝荃吩咐付闻云送黎禾回家。 出了药店门,一女子闪身过来。付闻云介绍说是他妹妹,他们一起来送里长。路上,付闻云说他今年十九岁,在药店已经十年了,也算药店半个老人,现在管家不在,自己比较繁忙。黎禾说忙是好事,年轻人多做事可以学本事、长本领,不怕事多,就怕没事干。突然,黎禾被路面上的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付闻云妹妹急忙伸手拉住。黎禾回转身体,用手抓住付闻云妹妹另一只手站稳。 黎禾感到付闻云妹妹的手滑腻柔软,禁不住捏了一下。付闻云妹妹的手抖动一下,然后抽出,低头不语。黎禾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真是酒后乱性,急忙一语双关地说道:“都是酒惹的祸!” 进入六月,天气又热又闷,看着阴云密布,似乎要下大雨。黎禾望着天空想到了防雨防霉,正准备吩咐,猛听到大门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过一会,汉阳府衙差役进门,告知府衙通判蔡大人今天过来宣喻表彰周宗敏,要周宗敏、本里里长、各大户、里老、各甲甲首,还有民壮等尽快齐聚门口。 待人员到齐,蔡大人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喻表彰周宗敏勇杀流寇匪首邹老七立下大功的壮举。宣喻省衙给以周宗敏“忠勇民壮”荣誉名号,并授匾。宣喻府衙免除他一年丁税,奖励银子二钱。宣喻里甲民壮,以及里甲其他人员要向周宗敏学习,做到忠君爱国。 看着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周宗敏,黎禾似乎感到有一种不一样的东西在头脑中盘旋。回到厅堂,黎禾找来护院老王,问老王怎么看待宣喻表彰周宗敏之事。老王说道:“周宗敏勇杀邹老七理应得到表彰,但我认为官府给的奖励少了点,起码给个十两银子啊。” “是的,应该给予表彰、奖励。”黎禾说道,“但周宗敏是我们布店的人,你想过没有,邹老六现在下落不明,他会不会潜来汉口寻仇,到布店杀人放火?” “哎呀,真的有可能!”老王说道,“我听说邹老七的亲兵小五放出话来,要为邹老七报仇,据说小五的武艺不低,拼起命来难以抵挡。” 黎禾说:“所以,你们要警惕起来,时刻注意可疑之人,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官……哎呀不行,来不及啊。我们要立刻反击才行,我想我们要有这个能力。” 老王谨慎地说道:“一般盗贼没问题,如遇到造反的匪寇奋力一搏或许可以抵挡一阵。” 黎禾说:“那个布坊扛包的强壮之人,还有练武的张皮儿,他们应该是有能力反击的吧。” 老王说:“布坊扛包的叫毛树壮,力气大但没武艺,手上拿个木棒,一般人近不了身。张皮儿武艺高强,我觉得有他在,什么样的人都可对付。还有,周宗敏从荆门带回五杆长枪、三把大刀,我已配给八个护院,要他们加紧练熟,以备不时之需。” 黎禾点头道:“汉口这边没有官府,治安护卫都得靠我们自己,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才是上策。” 未雨绸缪四个字刚说出口,大雨倾盆而下。 雨一直下,下了三天三夜都不停歇。看着江水不停上涨,黎禾预感今年汛期与往年不同,是否会……黎禾不敢往下想。他冒雨来到茶店,询问夏茶收购进展情况,茶店管家涂山辉回应道:“这一段时间我们按黎总办意见,与大同府开元茶店、广州府南月茶店签了契约,目前,夏茶已快完成收购。” 黎禾说:“今年雨水来势凶猛,为防意外,现在马上集中五万斤夏茶先送到开元茶店指定仓库,办理交割,并提醒他们赶快运走。剩余的夏茶转移到船上,新运到的夏茶直接装船上,待凑足一万二千斤,马上启运送到南月茶店指定的地方。情况紧急,最好今晚之前办妥。” 涂山辉、孙小卷、夏淑萍等立马行动,出门办理。黎禾对童有悟道:“茶店地势低,恐进水遭淹,要把库存的茶叶,还有其他东西转到四尺以上的高处,防患于未然。” 童有悟点头应允。回到布店,黎禾叫来颖儿、春儿,要他俩坐马车到布坊,告知郑耀分、陆文丁,布坊地势低洼,这次可能进水遭淹,要把棉花、纱线、布料等转到五尺以上的高处,纺机、织机全部捆扎在一起,防止被冲走,今晚之前办妥。 黎禾又想到以前的时候,遇到大水来袭前的准备。他找来赵心晓,说道:“看这个雨势,越下越大,没有停的迹象,江中水位也越来越高,船都像挂在天上一般。我觉得有破堤进水的可能,我们要提前做些准备,以防万一。” “我也觉得不对劲,是得做些准备。”赵心晓说。 “我们布店这块地势高,不会进水,但吃的米、面、油、盐、菜,用的柴火、灯油、马料什么的,要备一些。”黎禾说道,“布坊我已叫颖儿、春儿去通知他们准备。两个分店分别在汉阳府、武昌府城里面,有城墙挡水不会被淹,但也要备些东西。” “两个分店我叫两个护院分别去通知,要他们备些吃的用的。”赵心晓说道,“上次淹水,我们备了一个月的用量,后来不够。” 童丽走过来说道:“这次备四十天的用量吧!” 两日后清晨,汉口长江下游谌家矶一处江堤被洪水冲垮,江水瞬间涌入汉口,直到地势稍高的花楼街地段才被挡住。黄昏时分,汉口汉水上游广阳湾破堤进水,江水长驱直入抵达正街才被止住。到天黑,正街附近一片高地成为孤岛,四周全是茫茫无尽的水。 虽然布店没有被水淹,但黎禾睡觉还是不踏实,一大早就起床来到厅堂。待吃完早餐,黎禾叫来赵心晓、李爱文、俞冰洁、护院老王商议应对之策。黎禾说道:“这次大水来势汹汹,看这个架势,没有二三十天恐难退去。布店暂关门停业,布匹转移至高处,防水防霉。稍候,灾民会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护院在白天、晚上都要巡护,驱离靠近布店之人,不要在布店周围形成聚集的人群。等会我们到布坊去一下,看他们那里淹的怎么样。你们看还有什么说掉的,我们要尽量把事情考虑周全。” 赵心晓说:“我刚才在大门外就闻到店里的菜香味,我觉得我们这段时间的吃饭要从简,菜要减少,不要大火炒菜,水煮盐拌即可,免得香味引来饥民。” 老王说:“有灾民也还可能有盗贼,我觉得要知会各甲,民壮要出面维持秩序,保证我们里不出岔子。” 黎禾点头,说道:“你们说的不错,我都同意。心晓你去找孙嬷嬷交代一下,还有布店所有人员不得喝生水,把生水控制起来。老王你叫小伟去各甲跑一趟,要民壮集中,分班巡视。李爱文去拿二十两银子交给颖儿,待会到布坊要带过去。” 稍后,雨停,黎禾、赵心晓、颖儿换上木屐,出门离开布店。他们一行来到江边,挽起裤脚涉水上到大船,赵心晓对船务管事宋水生说要到布坊。宋水生说道:“上面宗关一带都淹了,这样,我再拖一支小船跟随,船到宗关我们转小船进去。” 黎禾站在船上遥望江对面的汉阳,也是一片汪洋。宋水生说道:“汉阳那边长江、汉水的堤听说各破了一处,汉阳城四周都是水。昨晚我们还听到响声,好像是对面汉阳制铁局炼铁炉爆炸。” 船逆水上行到宗关,黎禾、赵心晓、颖儿转乘小船,宋水生划桨。船划到布坊时,只见大门紧闭,叫了几声,有人膛水开小门出来。过了一会,郑耀分、陆文丁膛水过来。郑耀分说道:“布坊全被淹了,但我们按照家主说的把棉花、纱线、布料等转到五尺以上的高处,纺机、织机全部捆扎在一起,没有什么损失。就是有三处院墙垮塌了,我们正在抢修。” “走,过去看看!”黎禾说。 说罢,黎禾下船,膛水随郑耀分、陆文丁去看垮塌的院墙,赵心晓、颖儿也一同前去。来到一处垮塌的院墙处,见五六人用长竹篙用力往水里扎。郑耀分说道:“地上都是水,先临时弄个篱笆,待水退后做墙。” 黎禾问道:“你们住的地方怎么样?” 郑耀分回答道:“都淹了,不过住的地方地势稍高一点,水只到小腿。” 黎禾又问道:“原来在布坊后面的流民呢?” 郑耀分回答道:“他们那里地势低,水过膝盖了。” 黎禾说:“原来流民恐有大几千人,加上涌入的灾民,数量不会少,你们这边要多加防范。” 看完三处垮塌的院墙,黎禾把二十两银子交给郑耀分,然后离去。 淹城第二天,正街的灾民逐渐增多,布店前门后门附近都有聚集,护院出门驱离靠近之人。但灾民不走,说给口饭吃就走。童丽闻听后,觉得灾民几天没吃,怪可怜的,想给个馒头什么的,黎禾说这会引来更多的灾民。 汉阳府分店管事熊其桢过河来见黎禾,他说道:“汉阳府凭借城墙庇护,城内没有进水,布店一切如常,开门迎宾。但城外全被水淹,涌入城内灾民不少。” “还是有城墙好,不会被水淹。”黎禾说道,“布店生意不会受到影响吧,灾民没吃没喝的来骚扰你们没有?” “买布的反而多,生意比原先好一些,但买的基本上是我们做的土布。”熊其桢说道,“灾民没有骚扰我们,主要是官府在府学开设了粥棚,灾民有吃的不会闹事。还有,昨天本是我们分店到汉口进货,因突发大水而没来,所以,今天来一则报平安,二则进货。” 黎禾说:“你们平时进货为七百匹自产土布、二百匹苏州产外布,这次改为一千五百匹自产土布,以缓解布坊那边库存压力。” 熊其桢去码头找宋水生,张罗一帮人驾船到布坊取布。过一会,武昌府分店管事黎春光来到厅堂。黎春光说道:“江南没有进水被淹,我们那里一切如常,与平时没有区别。就是上游的一些灾民进入城内,让我们感受到今年发大水了。” “生意照常就好,熬下去就是胜利。”黎禾说。 黎春光说:“生意跟原来有点不一样,来买衣服的多了,而且是要成套的短衫短裤。所以,我今天来一来报平安,二来借人。” 黎禾疑惑道:“借人?” 黎春光解释道:“带两个裁缝过去,帮忙缝制短衫短裤,应对当下的需求。” 黎禾答应,说道:“现在过江方便吗?” “方便,船家蛮多,就是涨价了。”黎春光说道,“原来是二文一次,现在涨一倍,四文一次,来回得八文呢。” “你走时到码头坐布店的小船过江。”黎禾说。 黎春光点头,然后带两个裁缝离去。在茶店的孙小卷过来,报告茶店一切正常,只是低洼处积了水,无大碍。待孙小卷离去,黎禾把李爱文叫来,说道:“刚才黎春光说武昌府那边买成套的短衫短裤的蛮多,我想我们这边可能也会有这样的需求。呃,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张罗人手抓紧缝制短衫短裤,先弄个五百套,过几天开门售卖。” 李爱文问道:“什么样式,什么尺寸呢?” 黎禾回答道:“你去找裁缝老吴商量!” 傍晚时分,赵心晓带着两人来见黎禾。一个是第七十一里胡双华家的二管家姚明静,另一个是陪同姚明静过来的本里第十甲甲首邓光会。赵心晓说道:“姚管家找到我,要我引见,说有事相商。” 姚明静拱手道:“拜见黎里长,因我家家主身体有恙、本里里长胡靖在京城公干、家主的女儿孕期不方便,家主要我前来相商事情,请里长包涵!” “不用客气,有事请讲!”黎禾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