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秀才经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不能停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马炎炎解释道:“我们与为官之人打交道多年,知道他们的秉性,懂得他们说话的意思。知府大人说下午开工点火,意思就是说当天办这个事,但具体的开工点火则可能是在上午。” 黎禾摇头,说道:“不懂,搞不懂!” 马炎炎又解释道:“听说知府大人每天睡午觉的时间比较长,我们觉得他下午过来的可能性比较小,倒是上午他主持开工点火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我们改按上午巳初时刻开工点火来准备。” 黎禾“嗯”了一声,接着询问明天交接、点火的一些细节,又问下一步还有哪些问题。各管事、协管七嘴八舌讲了半天,反映的问题多如牛毛。看天色将晚,黎禾说道:“先把主要精力用在明天的事上,其他的事等开工后我们再议。我现在要去通知牛星星出任另一个帮办,他明早要到位。赵帮办你代我最后检查一遍,以确保明天交接顺利、点火成功。” 赵心晓高声道:“遵命!” 黎禾在马炎炎陪同下来到制铁局码头,坐船离去。在船上,黎禾对驾船的韩连升说道:“直接去茶店码头,我到茶店。” 韩连升说:“翠翠在家,家主要不先去会翠翠再去茶店。” “现在摊上了制铁局的差事,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黎禾说道,“翠翠的事,把这一阵子忙过去再说。” “翠翠对家主一片痴心,恳望家主不要忘了翠翠。”韩连升说。 黎禾白了韩连升一眼,没有回应。船到茶店码头,黎禾要韩连升回去,说自己办完事走回家。又说道:“制铁局有船有水手,他们从明天开始接我送我,你就不用接送我了。” 到了茶店,黎禾把近期制铁局之事对张莺莺、牛星星说了一遍,又把常知府点将牛星星之事告知两人,要牛星星明早赴任。谈了一会,黎禾问道:“牛师爷与常知府是什么关系?” “早年相识,故交关系。”牛星星回道,“那年我进京参加会试,与常伟住在一个客店,前后有两个多月时间,当时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评点时政,还一起吃饭、吃酒,因此熟识。” “那后来呢,怎么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路。”黎禾说。 牛星星低头不语,张莺莺连忙说道:“我们不说这个。大东家,我把茶店今年的一些打算向你汇报一下。” 张莺莺拉拉杂杂说了半天,黎禾也没听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怎么了,一脸苦相的,与原来的张莺莺相比,现在的张莺莺好像换了一个人,黎禾觉得奇怪,忽然,他想到张莺莺在孕期,人多少会变得有点迷糊,于是释然。 张莺莺还在讲,黎禾打断道:“这样吧,茶店的经营还是按照去年的套路来做,把重点放在扩大销量上,争取销量增长一到二成。至于周边各县茶店的进货渠道都集中到我们这里之事,等莺莺你生完孩子后再考虑。” 张莺莺点头,黎禾接着说道:“还有,今后我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制铁局上面,茶店的事二夫人你做主,负责全面经营管理,我只在后面监督。” 张莺莺说:“那怎么行,我有时会犯傻,做出出格的事。” “不会的,按去年的办,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黎禾说道,“好啦,天都快黑了,我要走了,回去吃饭。” “啊!夫君还没吃饭,你看我糊里糊涂的。”张莺莺说道,“哪个,快快安排餐叙。” 黎禾欲走,张莺莺拉住不放,说无论如何吃了饭再走。饭毕,张莺莺又拉黎禾到她的卧房,说道:“想与夫君说说知心话!我这段时间总是提不起劲来,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睡不好觉,反应变慢,说话也不知道说的什么,别人说的话,我得半天去想才能明白,夫君你说我是不是病了。” 黎禾握紧张莺莺的手道:“别紧张,不是病,是孕期的一些正常反应,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的。这段时间呢,多与别人交流说话,多接触新的事物会缓解不适。” “嗯、嗯……”张莺莺边答应边靠进黎禾怀里,说道:“夫君抱我!” 黎禾抱住张莺莺道:“怎么了?” 张莺莺说:“我在这里感到孤寂,夫君你要经常来看我陪我。” 黎禾说:“茶店这么多人,多与他们聊一聊、谈一谈。” “他们都是下人,没得谈的,我心里只想着夫君。”张莺莺说。 说罢,张莺莺张嘴亲了上来…… 经此缠绵一阵,张莺莺心情开朗起来,眼睛也变得明亮。此时,天已黑了下来,张莺莺面带笑容地说道:“夫君下面又支楞了起来,我找个人来给你泄火。” “又在说胡话!”黎禾说。 张莺莺不言语,叫一个小丫头进来,然后说自己有点事出去一下。黎禾问小丫头道:“你是谁,进来干吗?” 小丫头怯生生道:“我叫苏腊七,二夫人叫我来伺候大东家,给你那个……” “别说了!”黎禾打断道,“你多大,在茶店做什么的。” 苏腊七紧张道:“十五了,在账房帮忙。” 黎禾听夏淑萍说起个这人,“哦”了一声,然后要她走。苏腊七摇头,不肯走,黎禾怒道:“大东家的话你都不听了,不听的话,你明天卷铺盖回陕省汉中老家。” 听到此话,苏腊七吓得不轻,连忙应允离去。张莺莺进来,要留黎禾住下,黎禾说怕晚上自己乱动伤了胎儿,还是回去。 大亮国嘉康二十三年二月初一,上午辰正时刻,汉阳制铁局官办官营转官办商营仪式在制铁局议事堂开始。议事堂正中的公案后面坐着二人,东边是省衙布政使司参议、原官办制铁局总办陈葭,西边是汉阳府知府常伟。陈葭左手边依次站立着原官办制铁局的会办、局堂二个典史、六房的六个经承,常伟右手边依次站立着汉阳府通判蔡铭、黎禾、赵心晓、牛星星、马炎炎、陆文丁、徐容方、程知雨、刘家才、郑友强,两边站成一个扇形。议事堂外站立各股人员、局卫、役工代表等五十余人。 陈葭站起,宣读朝廷兵部、鄂省省衙关于汉阳制铁局官办官营转官办商营的谕贴,宣读省衙关于委任常伟为汉阳制铁局总督办的谕示。常伟站起,宣布蔡铭为制铁局督办、黎禾为制铁局总经办、赵心晓和牛星星为帮办。然后,陈葭、常伟坐下,蔡铭宣布制铁局经营管理架构为局堂、制造股 、采办股、发送股、银钱股、局卫股,宣布局堂及各股头目名单。 稍微停顿一下,陈葭将一份移交清单转交常伟。移交清单内容包括移交制铁局关防一枚、公文六份、花名册一本、银子二千六百二十九两。看罢清单,常伟转身对陈葭说道:“银子应该是五千两啊,怎么只有二千六百二十九两,是何原因?” 陈葭转过身来说道:“去年年底,制铁局三个月未发工钱,役工到省衙申诉,为平息事端,省衙代垫二千三百多两银子给制铁局发工钱,这次扣回,所以只有二千六百多两银子移交。” “这不行吧,制铁局现在是等米下锅,到处都要用银子,你这一扣无异于釜底抽薪,其结果可能是点火开工不久,制铁局就熄火关门了。”常伟说道,“陈大人,看在你曾任制铁局总办的情分上,网开一面,补上扣回的银子。” “不是我要扣回,这是省衙布政使大人的决定,我也没办法。”陈葭说。 说完,陈葭转身直视前方,常伟心中不忿,赌气转身也看向前方。 局面僵住,大家不知所措,齐齐看着陈葭、常伟二人。这时,蔡铭走出来站到公案前,拱手道:“二位大人,不管怎样,制铁局须马上点火开工,这好比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一直走下去。银子之事,下官建议我们下去再议。” 常伟看向黎禾,说道:“黎总经办是何意见。” 黎禾向前一步,拱手道:“蔡大人说得对,我们现在没有选择,只能点火开工走下去,竭尽全力完成制铁任务量。银子之事,我相信兵部、省衙,还有陈大人、常大人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我恳求陈大人一如既往地支持制铁局,对我本人给予提携。” “我表个态。”陈葭说道,“制铁局任职四年多的经历,让我与制铁局结下不解之缘。今后,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有利于制铁局生存发展的事情,我都会大力支持。这次的银子之事,我回去马上向布政使大人汇报,尽快寻找解决的办法。” “好!”常伟拍手道,“感谢陈大人的大力支持。” 说罢,常伟把移交清单交给蔡铭,挥手道:“接收!” 府衙的孔典史接收关防和公文,赵心晓接收花名册,银钱股接收二千六百二十九两银子。接收完毕,陈葭、常伟率众人来到厂区两个瓶炉之间的空地,二人向正中的火神祝融像上香,然后带领大家三拜。礼毕,蔡铭大声道:“点火!” 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瓶炉之中燃起烈火…… 交接、点火仪式结束,陈葭等人坐船从水路回省衙,常伟等人从重新打开的汉阳府北门回府衙,黎禾则召集大家一起议事。黎禾说道:“万事开头难,我们要打响第一炮。为此,要求帮办、坐办、各股管事近期住在局里,日夜为局理事。” “原省衙派来的典史、经承所住的房间已清理打扫干净,大家可放心居住。”马炎炎说。 黎禾接着说道:“下一步出铁是关键,陆管事你说说看。” 陆文丁说:“瓶炉烧起来一个时辰后,我们先试着制一版铁,如没问题,下午申初时刻正式排第一班开始生产,晚上子初时刻排第二班,明早辰初时刻排第三班,以此循环往复。” 黎禾说:“这中间有没有问题。” 陆文丁说:“役工普遍反映身上没钱,要求补发欠发的工钱,不然,不能保证正常生产。” “工钱的事马坐办你说说看。”黎禾说。 马炎炎说:“制铁局关饷的时间是每月初十,现在是每月需七百九十多两银子。今天是初一,如现在补发欠发的工钱,没过几天又要关饷,都发的话,没那么多银钱。” 黎禾想了一下,说道:“马上补发欠发的工钱,先稳住大局,初十的关饷我们再想办法。” 邬向量说:“柴火等配料都是赊购的,我们不能成为无信用之人,望总经办近期准予支付。” 蒋三甘附议说赊购的一批竹篙也要尽快支付银钱。 黎禾表示可以支付,然后说道:“看来银钱短缺是突出的问题,牛帮办你看有什么良策可应对。” 牛星星说:“初来乍到,情况还不是很了解,这个银钱短缺的应对之策也没想好,但我觉得省衙扣银之事我们是不是可以主动提议,加快解决的步伐。” “如何主动提议,怎样加快步伐?”黎禾说。 牛星星说:“依我与官府打交道的经验,他们一般不会无的放矢没有由头主动提议帮你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意见,让他们审查我们的意见是否可行,或在我们意见基础上,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意见。因此,陈葭说回去向布政使大人汇报,尽快寻找解决办法的话基本上是空话。我们不能坐等,必须主动上报我们的意见,方式就是以制铁局名义撰写解决问题的申文,尽快送上去,提请他们审批。” 黎禾说:“提请审批什么东西呢?大家说说看,我们一起商议。” 刘家才说:“我这几天都在看账,发现我们制铁的成本高,而兵部拨的银子不够核销相应的成本,形成收不抵支的情况。这样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我觉得兵部应该提高核销制铁成本的标准,增加银子的拨入。” “哎呀,对、对!”马炎炎说道,“现在核销制铁成本的标准还是五年前核定的,这个标准实际上已低于实际成本,造成我们制铁局近几年入不敷出。我看我们可要求兵部追加核销标准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而解决银钱短缺问题。” 大家都觉得有道理,附议支持。黎禾也觉得是个解决之道,于是对牛星星说道:“牛帮办你看呢。” “我有个初步的想法,即我们申文的内容可分成两个方面。”牛星星边思索边说道,“一方面是反映制铁局去年制铁成本高,而兵部核销制铁成本的标准是五年前核定的,低于实际成本,兵部按此拨银致使制铁局形成收不抵支局面,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请求兵部改按实际成本来核销制铁成本,补上去年核销标准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今年先按去年成本拨银核销制铁成本,年底清算。” “我看行——”黎禾说道,“牛帮办你调度局堂人员马上开始撰写申文,刘管事提供去年制铁的成本数目。我们明早把这个申文交制铁局总督办常大人审定。” 中午饭点,黎禾跟在马炎炎 身后去制铁局饭堂看了一下。只见役工拿着大碗排队打饭,在打饭窗口,饭堂人员将一大勺米饭和一勺青菜丢进役工大碗。马炎炎介绍,晚饭也是米饭和青菜,午饭、晚饭均免费。黎禾离开饭堂,从北门进入汉阳城到布店的分店去吃饭,饭后打个盹,随即原路返回制铁局。黎禾观察了一下,两地之间不远,往来方便,制铁局到府衙也便利。 下午补发欠发的工钱,厂区人比较多,有点乱,也比较嘈杂,黎禾皱眉,觉得下步要改一下发放方式。过了申初时刻,黎禾叫来陆文丁,询问试制一版铁情况和正式排的第一班情况。陆文丁说道:“试制的一版铁还算正常,质地尚可,就是这版的产量没达标,左炉出产二百八十七斤,右炉出产二百九十四斤。” 黎禾问什么原因,陆文丁说道:“邬向量还在查……虽然没有达产,但不影响正式排班生产。到申初时刻,左炉第一班役工一百二十一人,右炉第一班役工一百一十九人上岗开始生产。” “等等!”黎禾说道,“不是每班一百二十四人吗,怎么没到齐?” 陆文丁说:“第一班只有这么多人,不是规定的员额。其他两班也不是满员,都缺员。” “人员不足,是否影响生产。”黎禾说。 陆文丁说:“我问了邬向量,他说每班一百一十八人是用人低限,在这个范围内不影响生产,超过低限多出的人呢,主要是用于每班因病因事请假的调剂,因此,多出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嗯,知道了。”黎禾说道,“你下去后,要督促解决不达产的问题。这个第一班及以下班次的生产情况要及时报我。还有,人员排班的单子送我看一下。” 黎禾又叫来马炎炎问话。黎禾说道:“所有人员集中到银钱股领工钱不好,下次改按各股、各班领取,再由他们发放给所属人员。” 马炎炎答应。黎禾接着问道:“这次补发工钱,制造股每班是按多少人发的?” “每班一百二十四人啊,一直都这样。”马炎炎回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