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十里亭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随着马车缓缓驶离济川,林一飞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但那份来自村民们的深情厚谊仍在他心中久久回荡。他望向窗外,沿途的风景如同画卷般展开,既有熟悉的田园风光,也有未曾见过的山川美景,每一幕都让他心生感慨。 傍晚时分,马车停在了仙游县城三十里外的一处馆驿前。这座馆驿依山傍水,古朴而宁静,正是官员们旅途中的休憩之所。南宋时期,朝廷为了便利官员公务出行,在各地设置了众多馆驿,供过往官员免费居住,以彰显朝廷对官员的体恤与重视。 林一飞一行人下车后,只见馆驿的守门小吏早已等候在门外,见他们到来,连忙上前行礼,并引领他们进入馆内。馆驿内布置得既简洁又雅致,既有书房供官员处理公务,也有客房供人休息,还有一处小花园,花香袭人,让人心旷神怡。 “林大人,您请先至客房稍作休息,晚膳已为您备好,稍后便送到您房中。”守门小吏恭敬地说道,言语中透露出对林一飞的尊敬与热情。 林一飞点头致谢,随即带着何三娘步入客房,林五和莲心则去了专门为下人准备的房间。客房内窗明几净,床铺柔软舒适,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而周到。 不一会儿,晚膳便被送到了房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样菜肴,但色香味俱全,显然是馆驿的厨子精心烹制而成。林一飞让何三娘、莲心和林五一同用餐,四人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 饭后,月光如洗,银辉洒满了整个客房,给这古朴的房间添上了一抹柔和而神秘的色彩。林一飞与何三娘并肩步入房间,门扉轻合,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他转过身,目光温柔地落在何三娘身上,缓缓走近,伸手欲揽她入怀,心中满是渴望。 然而,何三娘却轻轻退后一步,眼神中既有羞涩也有几分谨慎。“大官人,此处毕竟是馆驿,四周皆是耳目,万一被人听见,恐有不便。” 她的话语轻柔,却字字落在林一飞的心头,如同春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也带着几分理智的提醒。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知她言之有理。他叹了口气,目光中满是无奈,轻轻握住何三娘的手,低声说道:“三娘,你说的我都懂,只是这一路上却有些想罢了,既然你担心,便依你吧。” 何三娘见林一飞如此体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夜空中最温柔的月光,瞬间融化了林一飞心中的些许遗憾。她轻轻地靠近,依偎在林一飞的怀里,两人的心跳渐渐同步,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房间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依偎的剪影,显得格外温馨而宁静。何三娘感受着林一飞的体温,心中满是安宁与满足。她伸手轻轻抚过林一飞的脸庞,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随后两人默契地起身,开始宽衣解带,准备休息。何三娘羞涩地低下头,脸颊上泛起了两朵红云,她迅速钻进了柔软的被褥之中,眼神中带着几分羞涩。 林一飞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他轻轻吹灭了烛火,却只是靠着床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房间内的气氛变得愈发旖旎。何三娘也在林一飞的怀抱中渐渐放松下来,而林一飞则温柔地抚摸着她的秀发,轻声细语地讲述着未来的憧憬与计划。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一飞便已醒来。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扰了仍在梦乡的何三娘,随后走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棂。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几分露水的甘甜,远处山峦叠嶂,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林一飞深吸一口这清新的空气,心情也随之变得格外舒畅,对即将开始的新一天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不久,何三娘也醒了过来,两人简单梳洗后,便一同前往餐厅用早膳。馆驿的早餐虽不奢华,却也丰富多样,足以满足旅途中的口腹之欲。 用餐时,林一飞与何三娘商议了接下来的行程,决定继续沿着官道前行,以期早日到达目的地龙溪县。 随着马车再次启程,一行人踏上了新的征程。官道宽阔平坦,两旁绿树成荫,不时有行人或商队擦肩而过,但大多都是行色匆匆,各自忙碌。林一飞骑着那匹老马欣赏沿途的风景,心中却也在默默盘算着即将开始的县太爷生涯。 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这一路走来,由于走的是官道,倒是没有遇到任何山贼强盗的骚扰,旅途相对平安顺利。每到一处馆驿,都会受到接待和妥善的安排,让林一飞深感在这时代做官的待遇就是好。 十天的时光转瞬即逝,随着马车缓缓驶驶入泉州地界,林一飞知道,他们终于接近了此行的目的地。 随着马车缓缓驶入泉州府的城门,林一飞的心情不禁有些忐忑。泉州,这座繁华的府城就是他仕途新篇章的起点。他深知此行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即将面见的知府大人谢昌的态度。 抵达知府衙门时,已是午后时分,阳光斜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林一飞整了整衣襟,带着何三娘、林五和莲心,步入衙门之内。府内布局严谨,古木参天,一派威严之气。 通报之后,不久,便有衙役引领林一飞至大堂。只见知府谢昌身着一袭官服,端坐于堂上,面容和蔼,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威严与智慧。林一飞上前几步行礼,恭敬地呈上自己的任命文书及沿途的官凭路引。 谢昌接过文书,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即抬头,目光中满是赞许之色。“林大人,今日一见,果然年轻有为气度不凡。”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意外之喜,而林一飞听着这事似乎跟秦桧没什么关系。 林一飞则谦逊地回应道:“谢大人谬赞了,林某初来乍到,还需大人多多提携指教。” 谢昌微微一笑,随即命人取来一套崭新的官服与官帽,亲手交予林一飞。“林大人,此乃你的官服官帽,望你能不负圣恩,勤勉于政,造福一方百姓。” 林一飞双手接过官服官帽,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此外,谢昌还特意为林一飞准备了一队精壮的差役,以护送其前往龙溪县上任,并确保路途安全,而且这队差役以后就由他来全权管理。 临行前,谢昌再次叮嘱林一飞:“龙溪县虽非大县,但亦是民生之重。望林大人到任后,能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兴利除弊,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 林一飞躬身行礼,郑重承诺:“谢大人教诲,下官铭记于心。定当不负重托,勤勉为政,以报朝廷之恩,以慰百姓之望。” 辞别知府谢昌后,林一飞步出大堂,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门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群身着统一制服的差役整齐列队,气势凛然。他们之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中年汉子越众而出,步伐稳健地走向林一飞。 “林大人,在下王甫,是这队差役的头领。”汉子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透着一股子干练与忠诚。他微微躬身,眼神中满是恭敬与期待,“小人本是龙溪县土生土长之人,对县里的情况算是比较熟悉。今后,王甫及兄弟们就听从林大人的差遣。” 林一飞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王甫,见他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正气,心中暗自点头。他伸出手掌,轻轻拍了拍王甫的肩膀,笑道:“王捕头,有劳你及众位兄弟了。我初来乍到,对龙溪县诸多事务尚不熟悉,还需你们多多协助才是。” 王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连忙拱手道:“林大人言重了,我等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大人治理好龙溪县。” 随后,林一飞在王甫的引领下,与这队差役一一见过,彼此间虽是新识,但林一飞却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支保护他安全的队伍,更是他未来在龙溪县的重要助力。 在王甫的安排下,一行人迅速整装待发,准备启程前往龙溪县,随着马蹄声起,尘土飞扬,林一飞一行人在王甫等差役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龙溪县的路。 离龙溪县城尚有十里之遥,一行人行进间,忽见路旁有一座凉亭,古朴而雅致,仿佛是旅途中的一处温馨驿站,静静地等待着疲惫旅人的驻足。林一飞见状,便提议让大家在此稍作歇息,以恢复体力。 众人闻言,皆是欣然应允,纷纷下马,围坐在凉亭四周,或饮水解渴,或交流旅途见闻,气氛轻松而愉悦。 林一飞则牵着何三娘的手,缓缓步入凉亭之中。亭内凉风习习,几缕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两人寻了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相视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