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哈哈一笑,“绝杀键这么牛,如果大家选个疯子当阁首,他不想活了,让所有人陪葬,那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你也知道,选择阁首和总司令有一整套苛刻程序,日常身心检查严格而频繁。像我这种时不时就发作间歇性老年痴呆的、你这种睚眦必报的,是不可能被列为阁首候选人的。伏羲司令,是你职业生涯的天花板。老高,你不该心存侥幸。”
高强叹道,“我何尝不知。但前有阁首高位诱惑,后有事败隐忧,这前后一推一拉,不得不冒险试试。否则,一旦真实储量曝光,总得有人背锅。而这锅只能我来背,别人背不动,背了也没人服。”
何不叹点点头,“即使选出疯子,人类也不会灭绝。你猜猜怎么做到?”
“不猜了,智商不够,想想都觉得头痛。”
温如玉觉得这两人都有很多信息没透露,不过也不敢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
“我尽量回答。”
“你给我们吃的科技,解药在哪里?”
“我房间的保险柜里,不但有解药,还有配方和说明。这个我骗不了你们,验血就能分析出成分。伏羲生物分部很弱,很多信息都不知道,很多事都做不了,只能看看感冒发烧。小帅接近那贱人,也是想通过她进一步接触医学部高品。”
“好,我相信你。”
“所以,一切结束了?”高强和顾玉林不约而同问道。
“一切结束了。”何不叹说,“看看外面,调查组和接管军队快到了。珍惜剩下的时间吧,也许你们还有一周,十天,半个月,但不会超过一个月。”
“记得你们的承诺。”
“放心,想想我说过的人心。只要高富和你几个儿子女孩老实不搞事,就不会有危险。不过他们只能重新从九品、最多八品公民做起。”
“能活着就好。”高强头发一夜全白,“想想也是讽刺。如果不贪,早点把问题说出来,最多做不成伏羲司令,孩子们没以前风光,但应该还是二品要员,在阁老里当个小透明。”
“现在身败名裂不说,孩子们也跌落凡间。而我还觉得,只要不死,就已经很好了。早这么想,一切都不会失去,小帅也不会死。以他的外貌才华家世,娶到薛小梨,有个幸福家庭。等平安到达t1e,就算没有永生,也能一起白头。”
“也许他能娶到别的好女孩,但我不可能。”薛小梨说,“我不会喜欢他,更不可能嫁他。”
“我就不信你真的会选董小黑。董小黑做不到部长,三个女孩最多只能选一个。当然,他可以选你,但是,他敢吗?你们敢吗?你信不信,你今天把这话说出去,明天你们就将被老何说的人心黑洞吞噬。”
“人心是黑洞更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人的心是一滴水,舰群五百万人的心是大海,你们敢在大海冲浪,不知道欺山莫欺水吗?”高强哈哈大笑,“好玩,好玩!妙啊,妙啊!”
“现在没有五百万人了。”董小黑说,“女娲三百万,盘古三十万,王母三十万,伏羲三十万,连四百万都不到。”
“我还没想好是谁。”薛小梨说得不太自然,“但绝对不会是你家高帅。他是很帅、很迷人,但我不是颜控。我自己就很漂亮啊,为什么伴侣也要漂亮?而且,我为什么一定要找个人嫁?”
“希望你们记住将死之人的话。董小黑成为阁老也许还能护住你,否则一旦你们公开关系,那些曾捧你上天的粉丝们,一定会咬牙切齿送你下地。嫉妒会扭曲人们周围的时空,那同样是吞噬一切的黑洞。”
薛小梨咬着嘴唇没说话。
温姐和潘妮心情复杂的看着她,又看看一边懵懵懂懂的董小黑。
“我会保护她。”董小黑说,“我们是朋友,谁想害我朋友,我就砍死谁。电死也可以,回女娲我就布置。”
何不叹摇头道,“你可别恃宠而骄乱来啊,有些事我们可以当看不见,有些事你一干就会有人来提醒你。神捕,给你一个任务,看好你朋友董小黑。”
“我会防止他违反最高法。但他做的那些事我可看不懂。”
“算了,这些事以后再说。该给他们开门了,你们谁会操作?”
潘妮举起手,这里只有她会熟练开启舱门,流程还挺复杂。
停机坪也有空气,需要先关闭内舱门,抽真空,然后打开外舱门,等外面的飞船进来后,关闭外舱门,补充空气,再开启内门。
当然不会是按几个键那么简单,还要会看仪表盘和数据、知道出现故障或意外时如何处置。
操作台就在指挥部。
潘妮像个老司机般背着手摇晃着走过去,一通操作后,舱门打开,已经接近伏羲舱门的运输船一头扎进来。
没多久,有军人带队进来报道。
何不叹命令道,“按原计划执行。”
“是!”
所谓原计划,分为四部分。
一、智能部来了一个小组,全面接管伏羲系统,清除里面的bug、后门等,自然,董小黑的超级admin权限早已失效,防止他搞事;
二、督察部来了一个小组,加上郑毅,重新调查伏羲一切。主要是询问高强,还有活着的主要骨干,检查文件,检查互动屏里留下的资料等等。
三、资源部来了一个小组,领导原考察团成员,重新盘点伏羲资源储量,上报联席会议。考察团所有人因加入高强阵营时间太短,来不及作恶,不会追究。但除了几个事先说好的卧底,其他喝了友谊酒的,会被扣公民分。
四、军方来了大批战士,先逐层清理活人,集中看管,等调查组出具结果、联席会议给出处理方案。这期间他们就别想什么好生活了,顿顿科技标准餐。
已被绝杀键弄死的,会统一存放尸体,然后尽快处理掉,也就是扒光了,集中扔到太空任其飘荡。
董小黑等人暂时还不能离开伏羲回女娲,另有他用。
董小黑会和智能部一起重整伏羲系统。
潘妮得和其他机械部员工一起,拆解伏羲,把有用物资拆下来运回女娲、盘古、王母。女娲会派人过来,伏羲机械部员工经甄别后也会重新参与劳动。
最忙的是郑毅,不必多说。
唯一闲下来的是薛小梨,现在谁也没心思听小姐姐们唱唱跳跳,忙的会忙到怀疑人生,闲的会闲着担惊受怕。
才一个晚上,整个应龙舰队三十万人全灭。伏羲死了至少五百人,以为的百万人却只有三十万,期待中的海量资源,据说只剩下一丢丢,还不够减速。
具体过程大家都不知道,但结果太惊悚、涉及人太多,根本没法隐瞒。
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调查清楚给出定论,尽量减少波及范围;以及,查清资源储量,拿出解决办法。
只有这样才能安抚人心,画饼没用。
何不叹安排人按高强说的找到解药,又让大家抽血化验,由医学部来人核验高强给大家种下的科技和准备的解药。
这需要一点时间,于是董小黑等人各自去睡,闹腾一晚上,早困得稀里哗啦。
睡了整整一天,醒来先吃了解药,分头去忙。
薛小梨闲不住,带着小姐姐们去给被隔离的伏羲员工开解,让他们安心等待、接受审查、交待问题。
别说,还挺管用。很多人原本有抵触情绪,经过小姐姐们软语劝说都愿意配合,郑毅等人工作轻松许多。
但资源调查组的盘点结果却让大家一颗心沉入黑洞之中。
高强自知命不久矣,没有虚报。剩下的能源,粗略估算,不够三个舰队减速,勉勉强强够两个舰队使用。
伏羲系统已整备完毕,再无隐患,董小黑的使命彻底完成。
督察部调查组初步甄别出涉事不深的伏羲公民,释放出来重新上岗,伏羲现在极其缺人。
董小黑、温姐、薛小梨要跟资源部一起回女娲,准备参加联席会议,讨论应龙、女娲处置方式,以及接下来如何分配资源、安全通过玄武带。
郑毅和潘妮还要留在伏羲。前者继续甄别;后者要等搬迁方案出来后,参与伏羲改造。
潘妮和他们告了别,郑毅忙得根本没空搭理他们。
“小黑,对不起。”潘妮说出压在心头很久的话,“我不该那么说你,我不该怀疑朋友。”
“如果是我,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不会怀疑。”董小黑一如既往没有情商,“不过我原谅你,事实上我不怎么生气。”
潘妮一跺脚不理他,跟温姐和薛小梨拥抱告别去了。
董小黑知道潘妮生气了,却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不过也没在意。
回女娲,第一件事是安抚玉奴。郑毅小弟帮忙喂她,但很久不见董小黑等人,玉奴生气了,不搭理他们,不过很快又自己过来挨挨蹭蹭。
董小黑只跟玉奴蛛奴腻歪了一局斗地主的工夫,就得投入深度工作。天文部、资源部发来一大堆邮件,希望他能思考后续方案,三天后讨论、一周后在联席会议上汇报。
温姐看完邮件,叮嘱董小黑几句,就找任平生汇报去了。任美人一大堆问题要问温美人,温美人也有一大堆问题要问任美人。
董小黑先看资源部盘点的储量报告。
舰群储备的燃料、核燃料是液氢、氦3、重水、锂6、钍232、硼11这几种。
首先是液氢。
氢有三种同位素,也就是氕、氘、氚。
氕就是普通氢,丰度最高,但核聚变难度高,能量密度较低。
以人类现有技术,氕不能核聚变,只能以氧助燃作为母体升空时的最初动力,慢慢加速母体,等多级液氢火箭烧完,再切换核聚变发动机,提供强大动力。
液氢也是运输船、战舰、无人机的主要推进、转向燃料。
除启航时携带的储量液氢,舰群还不断在太空中搜集游离氢,由于舰群速度很快,搜集效率不高,只能说聊胜于无。
现在,液氢几乎消耗殆尽。
氘、氚都可以直接核聚变,点火要求低、释放能量大。但氘和氚在自然界丰度都很低。地球被吞噬以前,海洋中氘储量约有45万亿吨。
从海水中分离出重水,再电解重水获得氘。氘很稳定,重水也很稳定,电解重水除获得氘还能得到氧气,能用于舰上生活,因此,启航时携带了大量重水。
重水还是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在太空航行中用处极大。
母体每腾空一个燃料罐,就会电解重水,生成的氘储存在腾出来的燃料罐里,氧气直接排进母体,供大家呼吸,一举两得。
至于氚,地球上约等于无。只在宇宙射线轰向地球时,和上层大气反应生成微量氚。氚的半衰期仅为12年,不断生成、不断衰变,永远只有一点点。
可以用钍锂反应制备氚,这将是减速时的主要燃料。舰群储备了大量锂6,这是锂的稳定同位素,但在地球储量不多,只占锂元素的7.6%,其它都是li7。
地球li6虽然不多,但足够填满舰群。
还储备了不少钍232。这是安全、稳定的钍同位素,半衰期长达140亿年,人类舰群4000年航行时间与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舰群储备的钍232,启航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只有千万分之三的钍232衰变了。
钍232不但能用于制备氚,还能直接作为核燃料。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很早就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用于航母。
舰群发电、重力发动机、各种循环系统,主要由钍基熔盐反应堆提供能量和动力。
启航前,人类将地球、月球、火星等岩石行星里容易开采的钍矿一扫而空,储备了大量钍232,转运到冥王星上。
此外,氕和硼11可以进行氢硼聚变,不过能量输出偏低。为防万一,舰群启航时储备了不少硼11。水量大易得,需要氢时电解水就能得到,硼就可以作为应急燃料。
最后是氦3,能跟氘反应持续发电,作为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备份,在后者出现故障时能紧急输出电力,保障母体正常运转。
金乌的燃料就是氘和氦3。
盘点后发现,液氢只剩下很少一点,重水只剩下减速剂的量。
联席会议本以为还有大量氦3、锂、钍和硼,不曾想氦3和钍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锂和硼还有一些,但远远不够。高强说得没错,就目前这点燃料,只够两个舰队减速进入玄武带。
就算丢弃应龙和伏羲,那也还有一个舰队无法减速。
如果合并为两个舰队,舰上人口密度会太高,舰群战斗力会大幅下降。少了很多战舰和武器,对上t1e那未知敌人没有把握。
董小黑再看天文部的探测结果。
之前发射的探测器只剩两个在玄武带外围打转。玄武带内环境非常复杂,飞行速度一快就会撞上陨石。
探测器从盘古发射,小半年前就赶到玄武带边缘,初速超过1%光速。
接近玄武带时虽经减速,但携带燃料不多,没减到安全速度,深入玄武带后被撞得稀烂。
外围两个探测器自带太阳帆,吸收t1微光为动力,不断微调航向,以t1为圆心,在玄武带外缘向两个方向逆向飞行。以便快速探明整圈状况。
以舰群为坐标原点,往右飞行的探测器,将进入饕貅喷流区。虽然它已进入温和期,射线暴不复存在,但仍有远超太阳辐射的宇宙射线袭来。
不知道这个探测器能不能扛住。
以目前传回的数据看来,已探明区域,有大量水冰和氢冰团,有的直径较大,可以直接采集。
几乎没有液氢。玄武带以岩石小行星为主,质量太小,无法吸附太空中游离的氢元素,形成液氢湖泊。
氢冰总储量够用,问题是大过分散,收集不但需要时间,也需要燃料。只能优先搜集大块氢冰。
天文部推测,t1这么小,可能是以前有颗更大的恒星行至暮年,死前剧烈爆炸,一部分“身体”形成t1,一部分成为七颗岩石行星;一部分炸成玄武带这些小杂鱼。
还有一部分成为舰群刚刚通过的麒麟星云,因为气体最轻,被甩得最远。
但t1星系已知总质量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对不上。可能有另外一大部分被甩得很远。又或者,t1星系所有物质,才是被甩得最远的一部分;更大质量的恒星残骸,在更远处。
还有一个可能,恒星残骸变成黑矮星或者流浪黑洞,隐藏在未知角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还潜藏着巨大危机,万一舰群不小心掉入它们的引力范围,还得耗费巨大能量挣脱。
等人类到达t1e站稳脚跟,得认真研究t1星系的前世今生。
恒星死亡时会产生巨大爆炸,重的团块,会离得更近,外围的气体、等离子体则被甩得最远。
所以t1星系从内往外,依次是t1、七姐妹、玄武带、麒麟星云。
可利用的重元素主要集中在七姐妹上。玄武带以岩石为主,碳、铁等元素也不少。
麒麟星云主要由氢、氦、甲烷和水构成。
好消息是,已探明玄武带有锂,锂6和锂7都有,锂7为主。
锂6够不够用,尚不确定。
至于硼11和钍232,几乎不用考虑。钍作为重元素,在玄武带不会太多,丰度太低,开采和冶炼都很困难。
硼在地球上丰度约为十万分之一。听起来很少,但以地球庞大的质量基数,足以供应远航舰群。
玄武带总质量比地球小,但若硼能达此丰度,也够用了。问题在于,玄武带天体太分散。
这些天体不像田里稻子那样,密密麻麻,割了就能把谷子打下来。
也不像视频里的土星环,陨石挤做一堆。那是压缩了不知多少倍的视觉效果。
玄武带里任意两颗小行星间都远隔千里。
并且,每颗都很小,直径几十公里,就已经是xxl。
以硼的丰度,得掏空一整颗xxl小行星,才炼得出一头猪那么重的硼。
在地球上可以不计成本搞,在太空这么干,首先燃料就不够。
很难找出一颗氢冰小行星满足舰群全部需求,只能满世界搜集s号以上的氢冰。
也不太可能找到一颗全是锂6的小行星,大概率只能从多个含锂小行星上挖矿、冶炼,直至满足舰群需求。
所以氢、锂都有,但能不能足额供应,还不好说。现在舰群已无退路,只能到玄武带减速再说。如果采完矿还是不够,就只能把人集中到一个最多两个母体,丢掉大部分物资,只保留燃料和武器,去t1e和那神秘敌人决死。
天文部发来的资料还包括和神秘敌人的交流状况。
没有任何回音,也就没有任何进展。
天文部试过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对方没有反应。
天文部反复表示,来t1星系不是征服、不是占领,是迫不得已借住,希望能和谐共存、共同开发,对方毫无回音。
天文部说,t1星系有七姐妹。既然对方已在t1e生根,那人类只做过客,在外围暂住百年,补充资源、维修舰船、升级装备,让三代人过十年脚踏实地的行星生活。之后去还没有高等智慧生命的宜居行星立足。对方沉默是金。
天文部承诺,在t1星系,大家能交往就交往,不能交往就互不侵犯,人类绝不踏入t1e,绝不率先发动攻击。对方装聋作哑。
这个哑巴人狠话不多,派去的探测器全被击毁,已折了三个。
这敌人也是奇怪。它能使用人类留下的武器,说明不是傻子,至少看得懂说明书。但天文部好话说尽,他一言不发,闷头就干。倒像个孤独症。
前路有这般狠角色,必须预留大量燃料,打一场不死不休的星际大战。
太空武器种类很多,每种都很耗费能量。
常规武器有导弹、核弹,数量不多,这类武器在太空战中效率不高。
敌人能用导弹拦截探测器,也就能用导弹或其它武器拦截核弹。舰群发射的导弹还没进入t1e大气层,就会被拦截掉。
在太空核爆,就是个大烟花,对t1e不要说伤害性,连侮辱性都没有。
神秘敌人应该还会派出太空战舰、各种飞行器来拦截舰群。
他躲在t1e上,现在距离舰群还太远,等人类进入最外围t1h轨道,说不定舰队就会迎面而来。
更适合太空作战的武器,第一种是粒子束武器。
将氢原子也就是质子等带电粒子加速到极高速度,然后发射出去,攻击飞行器。
最简单的加速办法,是将像甜甜圈一样的盘区,改造成类似于大型强子对撞机那样的加速器,加速粒子束,然后对准敌舰释放。
这种武器优点很多,首先不需要储备弹药,有氢原子就有弹药。没有氢原子就电解水,只要还有一滴水,就不缺。不存在弹药过期、失效等问题。
它速度极快,一万公里以内,这边一发射那边就中招,发射瞬间瞄准了就跑不掉,无法躲闪、无法拦截。说白了,就是人造低配版宇宙射线。如果能一下射出千亿个亚光速带电重粒子出去,那就是宇宙射线暴了。
但粒子束武器可以防御。粒子束带电,只要不间断开启强力磁护盾,利用磁场偏转粒子,就不会被击中。但这种被动防御极为耗能,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自己拖瘦,断电后还得挨打。
粒子束武器有三个缺点:耗能、准备时间长、发射时必须精确对准目标。
大量强子对撞机就是电老虎。有人算过,位于日内瓦附近的lhc,仅开机就要1.2万千瓦功率,运行时功率可达2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日内瓦20万人耗电量的三分之一。
粒子束要达到击毁敌方大型战舰的能量,就更耗电了。这是第一个缺点。
要让粒子获得极高速度,得不断加速粒子,这需要时间。所以粒子束武器很难攻击速度快、个头小、转向灵活的小型飞行器,只能攻击集群目标,或者被缠住的大型飞行器。
第三个缺点随之而来,粒子束的“炮管”不能任意旋转瞄准,因此释放时机很重要。如果对方灵活走位,那可能发射百次千次次次落空,白白耗电。
于是就有第二种武器,动能武器。
弓箭就是最原始的动能武器,利用弓弦力量射出箭,石制或铜铁制箭头获得动能后就能射穿皮甲,扎进人体造成伤害。
各种枪械是弓箭的升级版,利用火药在封闭空间爆炸产生大量气体,将弹丸推出枪膛,获得极高速度,飞越千米、穿透防护击中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大口径阻击枪子弹动能很高,就算没有洞穿防弹衣,其巨大冲量,也能伤人,造成骨折等伤害。
炮弹动能更大,落地后还会爆炸,这是在动能之上又施加了复合的“魔法”和“范围”攻击,气浪、弹片都能造成杀伤。
破甲弹再次升级,利用含铀238的硬质合金制成弹头,能穿透金属装甲。
电磁轨道炮是动能武器的王者,点杀伤能力傲视群雄。
以枪中威力较大的巴雷特为例,子弹初速能到850米/秒,听起来很快,是音速的2.5倍。但跟电磁轨道炮比,就是个弟弟。
饕貅出现以前,电磁轨道炮初速就达12000米/秒,是巴雷特的14倍还多。
到启航时,以碳炔合金为弹丸的电磁轨道炮初速可达200000米/秒,是巴雷特的235倍。在一千公里范围内,被瞄准就很难躲开。
碳炔合金制成的弹丸,硬度极高,还特别坚韧。在如此高动能之下,能穿透、轰碎一切人造物体。
什么合金、钻石护盾、都不好使。碳炔自己做成的护盾也不行。
一公斤碳炔合金弹丸被加速到200千米/秒后,其动能相当于四五十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
听起来不如原子弹,但考虑到一公斤碳炔合金只有拳头粗、胳膊长,弹头又尖又细又硬,小东西具备大能量,击中的地方就像纸一样脆弱。
太空中动能武器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没有风阻和重力影响。
在地球上,动能武器要考虑空气阻力、风力和重力,因此要修正弹道。并且距离太远会影响精度。太空则不存在此类问题,瞄准就不会打偏。
动能武器原理简单,原始而强大。如果人类能将一颗炮弹加速到光速,就足以毁灭t1e,那将是终极动能武器。
但威力越大,就越吃能量。电磁轨道炮原理是用一段一段磁场依次加速金属弹丸,使其获得高动能,跟粒子束武器一样是电老虎。
第三种是激光武器,速度快,瞄准即中、无法躲避,只要强度足够大,再厚的装甲都烧穿了。
显然,缺点也是高能耗。没办法,武器的威力同其自身具备的能量、能够释放出来的能量成正比,大杀器都贵、都费电。
第四种是微波武器,针对敌方智能系统等一切电子设备进行打击。一般不会一击致命,但能让敌方舰船失去机动性、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
但大家都知道对方会使用微波武器,在交战时,一定会重点防御。只要技术上双方处在同一档次,那就不具备突然性;双方互相攻防,互耗能量而已。
从太空对行星发起攻击,还有所谓的“天基”动能武器。
原理和普通动能武器没有区别,不过能靠行星引力给武器加速。另外弹丸进入大气层之后,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如果有氧气还会氧化、燃烧。进入地球的陨石大多数就烧掉了,成为流星。
所以天基武器的弹丸必须耐热,否则还没接近地面就烧光了。
此外,如果弹丸速度慢,不但威力有限,还会被拦截。天基武器很难进行精准打击,进入大气层后会受到气流、风阻等因素影响失去准头。
以卫星为母体,释放几个钨棒这样的“天基”动能武器,打击能力远不如战略级核武器。
最终的战争模式很可能是,双方在太空鏖战,人类一方占据制太空权,将神秘敌人堵在t1e,然后不断轰炸地面军事设施,之后登陆、肃清残敌。
太空战的主战武器会是动能武器、激光、各种导弹;轰炸地面军事设施主战武器则会是导弹,尤其是搭载核弹头的导弹。
但核弹头也需要核燃料,如果核燃料储量不够,就算打赢太空战也没用。没有氢弹狂轰滥炸,敌人地面阵地能阻止母体登陆。
现在舰群首要任务是减速进入玄武带、采集资源,还想不了打赢星际战争那么远。
等董小黑看完所有信息,温姐也汇报完毕归来。
“小黑,怎么样?”温姐表情平淡,以董小黑之初段水准完全看不出喜忧,“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有好也有坏,总体不乐观。”
“你一定有办法吧?”
“不知道,还在想。先别理我。”
温姐不再说话,自去处理杂事,跟玉奴玩耍。
这次董小黑又立大功,本该升他一品。
但一方面他升得极快,再升招祸;另一方面,这次涉及大量阴谋算计、隐私秘密,不好细表,无法公示。任平生告诉温姐,这次不升,只能给公民分。
等到年底、或下次立功时再顶格奖励,作为补偿。
温姐不打算告诉董小黑这些事,他也不在乎。
董小黑熬了几天,想出几个方案,跟天文部、资源部开了视频会,大家觉得可行,怂恿董小黑三天后在联席会议上提案。
这次由温姐直接提案。温姐对两个部长说,你们既然把我们推到前台,责任我们承担,相应得由我们露脸,功劳得以我们为首为先。
两个部长并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