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洞之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太空采矿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等等,”董小黑傻乎乎的问,“恋爱是什么感觉?你怎么知道你喜欢她?” “嗯...”花无果想了想说,“就是...看见她就脸红心热,想跟她一直在一起,她不在身边就像三天没吃标准餐,又饿又没力气;又像宇航服里的氧气快消耗完了,喘不过气来。” “这样吗?”董小黑暗暗想着三个女孩,好像都这样,又好像都不这样,“那你怎么知道,她可能也喜欢你。” “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上来先问别人是不是喜欢你?”温姐没好气的说,“又迟钝又直接,一点都不浪漫。” “这就是一种感觉,”花无果说,“她跟我在一起,和别人不一样。她对我跟对别人不同;偶尔触碰大家不会尴尬反而像是被放电狂魔电了;什么话都想毫无顾忌的对她说。总之,交换过眼神,就能知道。” “这样啊。”董小黑又看看三个女孩,暗自对比,感觉又都符合。 “明天小花就会发起总攻,”叶好孟说,“我们来找你们给他打call,然后想请三位姐姐说说注意事项。” “那你们可找对人了。”温姐说,“要找合适的机会,营造好氛围,先铺垫情绪,一步一步让小酸梅开心,然后真诚的看着她,告诉她你喜欢她,没有她就无法呼吸,连豪华餐都不香了。” 董小黑暗暗记忆。 “要真心真意对她,让她安心,给她温暖的怀抱,保护她,怜爱她,让她觉得就算全世界都背弃她,还有你在义无反顾的跟她在一起。”薛小梨说,“其他都不重要,如果她心里也有你,就算你做得不好,她也会很欢喜。” 董小黑默默背诵。 “没那么复杂了,”潘妮说,“我知道你们挺谈得来,你们有共同的工作,爱好和目标,自然就能走到一起。我相信只要你勇敢走到她面前,告诉她你喜欢她,想跟她在一起,她就会把手交给你。” 听到这里董小黑迷乱了,三个女孩三种说法,那自己该怎么办? 这就好像学渣还没学会基本方法,突然有人告诉他,这道题有好多种解法,他不会觉得豁然开朗,只会烧坏脑子。 温姐和薛小梨一直偷看董小黑,忍不住都笑了。一瞬间,两人又觉得跟对方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免又各起怜惜之心。 郑毅见话说得差不多了就说,“那好,今天我们也算聚齐了。下次再聚也不知何时何地。上次伏羲的事我得了不少公民分,留着也没什么用。等过了玄武带再聚,我请大家喝茶。” 现在伏羲上没酒。可能还有一点点存货,也要留着过了玄武带拿出来庆功,酒吧里已经买不到酒了。 “最好那时小花花已经抱得美人归了,我们双喜临门。” 众人连声称好,郑毅挥手走了。 众人玩起杀人游戏,连董小黑都加入了,欢声笑语不断,直到薛小梨必须回去睡美容觉,才由潘叶花三人送回去。 后面十来天,潘妮四人都很忙,偶尔来看一次,都是匆匆就走。 薛小梨来过两次,她跟温姐达成协议,只要潘妮不在,薛小梨来时,温姐就找借口躲出去,让她和董小黑单独相处一天。 有句话两人没直说,却在无声中达成了默契,亲亲抱抱只要董小黑不反对,都可以;但有些事现在不能做。 两个老师教董小黑亲密关系,要看董小黑到底怎么想、怎么选。 两个骄傲的人,都相信自己不会输。 学渣董小黑虽然由学霸来补课,却越学越迷惑。 此时,伏羲舰队已经完成减速,抵达玄武带边缘。 就人类目前所知,恒星系统要么始于一大团星云,要么始于超新星爆炸。 距地球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里,有个“创世之柱”,恒星频繁诞生其中,行星、小行星往往随之而生。 尘埃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会渐渐吸附在一起,变成更大的尘埃。天长日久,尘埃就会长成土块、岩石。 大岩石会吸附周围的小尘埃,和别的岩石撞到一起,越长越大。 经过不知多少万年,大岩石就会长成小行星。在系统的主角也就是恒星引力扰动下,小行星会撞到一起合为一体,经过亿年级碰撞,合并,就会长成真正意义上的行星。 行星一旦长成,就具备了强大引力,它们和周围的大小行星相互吸引、不断碰撞。月球即是另一行星和地球相撞合体,撞出来的尘埃飘到太空,重新合并而成。 等恒星系统逐渐成熟,行星们各归其位,幸存的小行星们要么被行星捕获,成为光环或者卫星,要么远离恒星和各大行星,缩在星系遥远的角落,形成小行星带。 远离恒星系统权力中心的小行星们经过不断合并、撞击,逐渐清空周围天域,之后彼此远离,互不相干。 小行星带也就相对稳定下来。 但是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 宇宙中充斥着各种已知和未知力量,操控着广袤空间中的一切。 地球上的人们被地球引力牢牢掌控;但海洋还在月球影响下形成潮汐。 地球载着人类,和月球一起被太阳的引力牵动着,围绕太阳旋转。 太阳系的一切,又同银河系第二旋臂的其它恒星系统一起,在银河系中心超大黑洞人马座a*牵引下,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运动。地球绕银心转一圈,需要2.5亿年。 银河系整体又在引力作用下,与邻近的仙女系以110公里每秒的相对速度接近,预计将在三四十亿年以后相撞。 不知我们该希望那时人类仍然存在,还是已经灭绝。 宇宙整体又以70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的速度加速膨胀着,一切都在越走越远;我们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很快就将永远也看不到。 更有那被异常引力甩出来的流浪行星,会在不经意间拉扯这些对微小扰动都毫无抗拒的小行星;以及如毒蛇般潜藏在暗处的流浪黑洞,更在暗中撩拨着这些在宇宙间连鸿毛都算不上的小行星。 远航舰群面前的玄武带凌乱而动荡。里面的小行星纷繁复杂,运动轨迹看起来稳定,但难以精确计算。 它们远离t1,偏生t1又是个迷你恒星,比太阳温柔内敛,当t1的光在44小时后照进玄武带时,已经变得更加绵软无力。 玄武带的小行星们晦暗而隐秘,偶尔反射一缕微光,才让探测器能艰难地发现它们。 藏在玄武带深处的小家伙们,还会被前面大个头“伟岸”的身影遮挡,从舰群这一侧望不到它们猥猥琐琐的小身板。 进入玄武带后,如果慢慢飞,人类还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它们。 如果飞得太快,刚绕过前面这颗,后面那颗就突然出现在面前,下一秒,就会撞上。 它会粉身碎骨,而母体,也会四分五裂,留下来变成玄武带的一部分。 伏羲慢慢贴近玄武带,在外围转向,和玄武带保持同向运动,绕t1旋转。 这里距t1约0.5%光年,也就是473亿公里,约315个天文单位。也就是300多倍地球到太阳距离,10倍冥王星近日距离。 离t1如此遥远,加上t1火力弱、质量小,真是个黑黝黝、轻飘飘的空间。 伏羲侧面加装了一个巨型望远镜,来观测眼前这一大片资源宝地,以便更精准的派出采矿部队。 天文部伏羲分部邀请董小黑开会。此时伏羲和女娲相隔较远,时延太长,因此周薇等人没有接入,授权他们自行讨论,然后上报方案。 “情况和先遣探测器反馈回来的数据差不多,”作为高级专家被派来伏羲的方万思介绍道,“玄武带外层小行星,以拳头到房子大的陨石为主,彼此相隔遥远。更大的小行星更靠里。” “我们初步将玄武带分为三个层次。”方万思调出区域全图说,“最外层,以碎石、冰块为主,接近房子大的陨石都不多。这一层相对安全,但有价值资源极少,并且都很细碎。” “第二层,也就是中间层,以直径十到百米的不规则巨型陨石为主。从第二层起,有价值陨石开始多起来。目前来看,圈出来的这几颗陨石,最适合开采。” “这里开始变得危险,还好只要我们保持当前速度,问题不大。” “第三层,也就是最内圈,以直径五十米到两万米的小行星为主。由于部分大个头小行星对周边小石块存在引力扰动,这里非常危险。经常有小石头四处游荡,大小撞击经常发生。” 方万思缩放着图像,“从传回来的照片就能看出,位于中间层的小行星表面更加光滑,而内层小行星表面坑坑包包,十分粗糙丑陋。这就是频繁撞击留下的伤疤。” “撞击会产生飞石与尘埃,使这段空域更加混乱和危险。” “我们推断,这几颗小行星最值得开采。”方万思指着图上几个小点说,“这里应该有锂6、这里硼丰度很高。这一块应该是巨大冰山,能够取水。” “整个区域氢冰不少。但都很分散,很难找到大氢团,采集困难。” “好消息是,甲烷冰很多,而且几颗大个头小行星表面也有甲烷冰,便于开采。可以采集甲烷冰,作为中小型飞行器的短程燃料。” “情况就是这些,请大家一起讨论。” “小黑说说。”事关重大,陈藏龙亲自主持,当即点了董小黑的名。 董小黑边听边想,觉得此题不难,稍加整理就说,“既然有三个圈层,那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扫清外围,开出通道。派出清障战舰和采矿船、运输船,将这一区域,”董小黑手里的指星笔晃动着,在投影上圈出来,“尽可能清空。有资源的大石头大冰块,全部拖进运输船;” “没有资源、个头太小的,要么就近捕获、集中丢弃,要么用武器将之击碎。” “开出路后,就进入第二阶段,采矿,冶炼,运输。清障战舰先行一步,进入中间圈层,继续扫荡零碎陨石,清除、移走没有价值的小行星。伏羲穿过外围,留在中间圈层,方便运输船输送物资。” “采矿部队编成几个分队,”指星笔在图上划出几条线路,“分别去这几处资源点采集资源。” “同时,伏羲沿着清障战舰清理好的路线,行至中间圈层中部,接受运输船运来的矿石、冶炼矿物,提炼核燃料。” “等采集完中间圈层矿产,视此时资源再定下一步行动方案。如果资源足够女娲和盘古减速,那我们就派出运输船,将核燃料运至女娲和盘古。” “再派清障战舰开路,伏羲挺进至内圈层中部。派出小分队吃掉这几个小行星。然后派运输船补给女娲、盘古;要么继续前行,越过玄武带,同从喷流区越过玄武带的女娲、盘古汇合,并为它们补充燃料。” “大体如此,等到中间圈层,对内圈层了解更多,还可再度微调。” “大家觉得如何?”陈藏龙说,“都议议。” “我觉得很好,”方万思率先肯定,“我们在汇报前也讨论过,提过另外几个方案,都觉得此方案最可行。” 其他人在董小黑的基础上补充了看法,很快达成一致。 “很好,就由天文部牵头,资源部、机械部、伏羲军方配合,尽快拿出详细方案来。”陈藏龙当即拍板,“包括出动多少舰船、消耗多少资源、如何编队、每个分队的行进路线和采集计划;” “要动用哪些武器,可能会有哪些风险,预计采集多少资源,各阶段周期,女娲和盘古如何配合我们,我们会于何时运出资源,女娲、盘古应该以什么速度出现在哪个位置,统统都要写清楚。” “当然,还有很多未知因素,需要随时调整。我不要求你们精确到天,但至少要精确到周。” “是!”众人高声应答。 董小黑回到垃圾场就开工。这次不设计系统,他不用独立工作,只帮项目组规划和计算。 工作之余,他会思考亲密关系,想想三个女孩,但仍如雾里看花。 温姐建议他从人类文明库里找爱情电影来看,他从谏如流,有时自己看、有时和温姐、薛小梨一起看。 温姐说,现在虽然没有电影院,大家都窝在宿舍自己看,但垃圾场勉强可算电影院,还是两个人包场,就当约会。 看完乏味的爱情电影,董小黑又重新投入工作。 方案很快写好,陈藏龙签字后呈交联席会议讨论。会上方万思和资源部、能源部、机械部的专家联袂主讲,联席会议当即认可;交由联席办公室的专家、顾问细审两天后通过。 一切就绪,先遣队整装待发,这天,伏羲为先遣队举办壮行仪式。 小姐姐们垫场后,陈藏龙走上台讲道,“又到了你们希望我赶紧闭嘴下台的环节。” 哄笑声中,陈藏龙又说,“我这人没什么优点,就一点还能拿出来自吹自擂,我很识趣。大家放心,我只说三分钟,就当精彩节目的中场休息。大家可以把我当成蹩脚的脱口秀演员,说冷笑话逼你们笑。” “还好你们真的在笑!可能是看我这么老还在台上卖力逗大家,给我这张老脸一点薄面。” “很多管理者用讲话来展现水平。可我没什么水平拿得出手,可能我给薛小梨伴舞,都比讲话更吸引人。” “也有很多人把讲台当成秀存在感的大舞台,可我再怎么努力秀,也还是不会有薛小梨出名。” “我快五十了,知天命了,我认命了。我要从此躺平,做一个不讨人厌的管理者。” “所以,我今天只想说三句话:我代表伏羲,更代表个人,感谢所有出征的勇士,你们是伏羲的骄傲,人类的英雄!” “我代表伏羲、更代表个人,为你们壮行,衷心的祝愿你们,平安归来,凯旋归来!” “我代表伏羲,向你们发出正式邀请,等你们胜利归来,我们、主要是可爱的激励师们,为你们庆功!” “现在,我这个碍眼的中年大叔,就自动消失,把时间交给我们美丽可爱、阳光帅气的激励师们!” 掌声和笑声中,陈藏龙飘然下场。音乐声响起,薛小梨盛装出场,带着小姐姐们欢歌热舞。 董小黑坐在前排,带着不一样的心情看台上光芒四射的薛小梨。她身边的女孩们也堪称绝色,可跟她一比,都显得黯淡。 可能用织女星来形容薛小梨,调性上更合适。但单说亮度,薛小梨绝对是地球上看到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视星等-1.45的天狼星。 董小黑心中恍惚,突然有拥薛小梨入怀的冲动。他看向身边的温姐,又不知何去何从。 董小黑不知演出何时结束,也不知怎么回的垃圾场,只隐约记得温姐送他回垃圾场后,离去前那微微发红的眼睛,转身后轻轻颤抖的双肩。 他突然有了明悟,无论选了谁,另一个,或另两个都会伤心。 这让他在纠结和迷惘之外,更添了痛苦,伤害谁他都不忍。 他还想过谁也不选,但很快醒悟:那样会伤害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董小黑还在纠结,伏羲先遣舰队已经深入外圈层中部。 先遣舰队分左、中、右三个分队。左右和中间各间隔八百公里,各自负责半径约为400公里的球状天域。 他们要为伏羲清出宽两千公里、厚八百公里的安全地带,随后伏羲斜着切入安全地带的正中间,和玄武带保持同速同向运动。 清障之后,即使有少量漏网之鱼,也都是质量小、相对速度低的小不点,即使撞在伏羲上,也不构成威胁。 从安全地带之外飞过来的陨石、陨冰或者小行星,同样是要么小要么慢,对伏羲威胁很小。 就算其相对伏羲速度达20公里每秒,在闯入安全地带之后,伏羲至少有五十秒时间去发现、躲避、摧毁它们,非常充裕。 先遣舰队每个分队都由一艘母舰领头,左右上下各有一艘主力战舰,列队前进。 采矿船和运输船紧跟其后,它们也有防护能力和少量防卫武器。 左分队已到达此阶段预设位置,母舰舰长兼分队指挥官牛勇进少将“站”在舰桥指挥位上,沉静地看着大屏幕上的拟合星图。 星图数据由安装在各战舰外的数十个高清望远镜拍摄传回,能够清晰完整地展现防区天球内大大小小的天体及运动状况。 “报告,”一个参谋大声道,“我们已完成部署和武器准备,是否立即清障,请指示!” “等等,再深入一些,把路线规划好,尽量节省时间和燃料!” “是!” “再等等!” “再等等!” 牛勇进命令道,“以当前位置为原点、已走过的路程为半径,重新绘制天球内拟合分布图,制定清障方案,部署武器!” “方案制定完毕,已同步至星图!”参谋大声汇报。 “武器准备完毕,请指示!” 牛勇进当即命令道,“派出无人机,清除半径在一米以下的微小天体!” 母舰舱门打开,飞出二十架半径五米、厚约三米的碟状无人机,喷着火按设定路线往四面八方飞去。 太空中没有空气,没有风阻的同时也没有空气升力,无论是机翼还是螺旋桨都无法提供升力和前进动力。 不过也没有引力拉着无人机往下坠,无人机出舱后,若不喷出高速气体,就会在惯性下继续前进,直到被别的引力扰动,才会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 想让无人机具备极强的机动性,须得在四面八方都装上推进器。这款碟式无人机,在扁平的头部和底部都装有推进器,圆盘边缘装有八个推进器,可以在空中急停急转,机动性极强。即能清障,也可作战。 无人机以碳炔为主骨架,质量很小,在微重力的太空中运动,耗能极少;也能在t1e上作为侦察或战斗机使用,能够垂直起降、无缝转向,只是会消耗更多燃料。 无人机结构简单,由骨架、外壳、动力、智能和通信、清障/采矿/武器共五大系统构成。 骨架、外壳都由极轻的碳炔合金制成,以轻为主。碳炔本身的强度,已经足够支撑无人机完成工作、应对低速撞击。 壳外铺设高分子聚合材料,抵御宇宙射线等辐射,还加刷科技涂层。因为无需考虑乘员安全,只需保护电子器件不被高能射线破坏,也优先质轻。 智能系统的核心电子器件放在轻巧的复合材料盒中,进一步提升防御辐射能力。 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罐、十个推进器和周边设施,也是尽量轻便。 清障/采矿/武器系统包括摄像头、机械手、微型推进器发射装置、清障弹、清障网等设备,全部轻量化。 因此整架无人机自重很轻,等装满陨石时,其载重量会远超自重。 空载的无人机只须短暂加速,即能达到预定速度,很快飞到目标附近,开始减速,直至飞到目标旁边,和目标相对静止。 然后无人机打开肚子,伸出一条长长的机械怪手,抓住陨石,塞回肚子里,关上盖板,重新加速,飞向下一目标。 它们会按设定路线行进,沿途清理小陨石。小到机械手无法抓取的“拇指石块”,就会任其游荡。 太空中相邻的尘埃等物质会自行吸积长大,以十亿年为尺度,这种“拇指石块”已非常罕见,即便遇上,对低速运动的舰队也形不成威胁。 如果路过没被望远镜探测到的漏网之鱼,只要无人机还装得下,就会临时插队,将其抓进肚子里。 遇到大尺寸小行星、冰块,如果是有用物资,就会发射信标扎在目标上,把位置发给采矿船,它们会过来将之吃进肚子、送回伏羲冶炼。 如果是无价值大体积小行星,无人机就会用机械手给它安装一个微型推进器,将其短暂加速,使其自行离开舰队航道。 外圈层几乎没有大陨石,无人机无法抓取的低价值小行星很少、质量也不大,只要很少一点燃料,就能改变其飞行方向,使其往远离航道的方向持续飞行。 至于离开航道后它们受扰动乱飞,就和人类无关了。 无人机会自行计算载重和燃料储量,当二者之一达到临界点,就会自动返程,钻进运输船肚子,卸下陨石,补充燃料,重新规划路线、再次出发,直至扫荡完预设天球内所有目标。 先遣分队低速飞行,边飞边等无人机返回。 伏羲先在外围游荡,等先遣分队清出安全地带,算好时间余量,再进入外层,而后徐徐推进。 运输船里的陨石累积到一定量分成两部分,有用的矿石送回伏羲,无用的陨石以碳炔毯包裹,带到航道以外弹射出去,让它们往远离航道的方向飞行。 运回伏羲的矿物要分门别类储存。 冰块在运输船上就解冻为水,运回伏羲后,分离杂质、净化后或者作为生活用水,或者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锂、硼等矿物则冶炼为核燃料,积累足量就会运往女娲、盘古。 这就是一整套清障、采矿流程;大部分工作由董小黑参与设计的智能系**立完成,自动操控。人类全程监视,随时可以切换至人工。 等进到中层,就会出现无人机和采矿船都无法“吃掉”的大个头小行星,如果用处不大,就会由采矿船安装大型推进器,将其推离航道; 如果有用,太空战舰、采矿船、运输船三者配合,将其切割成大小适度的块,分装进运输船,运回伏羲。 运输船负责抓住陨石、将割下部分装进肚子;采矿船负责切割;太空战舰监视小行星和周围天域,随时暴力清障。 在工作时,三者距离很近,通过传感器反馈数据给智能系统,自动调节位置和姿态,保持相对静止和紧密配合。 没有引力和乱流扰动,操作难度不大。 切割时会产生粉尘,虽然不会造成撞击,但仍会威胁航天器的安全和船员健康。 宇航服表面材料都做过特殊处理,就像董小黑在穿越时穿的特殊衣服那样,水火不侵、点尘不沾。但若大量粉尘富集,还是容易危害船员。 有很多方法搜集灭除粉尘。 可从船体内伸出大漏斗,接近切割部位,使漏斗产生静电,吸附粉尘;或用气凝胶吸附,而后收回气凝胶。 粉尘不会全部除净,但少数漏网无关痛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