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隐世八年,朱元璋求我出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江南如梦,柳如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栩写的乃是名为大风赋的文章,乍看之下是描写天选之子光武帝刘秀,和他的云台二十八将。实则借喻大明开国盛况! 对应的云台二十八将自然也就着落在众多淮西将领和开国元勋上。尤以徐达将军,军纪严明,从不妄杀一人。留下“仁者之师”的美名。 一番波澜壮阔,叹为观止。 文中未提一人,有心者在对号入座。 老鸨露出一口白牙,合不拢嘴。待墨微干,叠起来,拍了拍。 “落笔便是成了!老身不识字都能看出好来。想必上三层不成问题。” 四周之人纷纷赞同,那些来看笑话的,均没了声响。 宋应星拍了拍朱栩胸脯,笑呵呵对老鸨道: “赶快请你家姑娘过目吧,我等稍坐便要离开。” 老鸨连连点头: “你们可不能走了啊,这如梦楼定要常来光顾方是。” 朱栩摆摆手,要她去便是了。 珠儿嘟囔道,“平日里批折子也没见先生这么用心。” 宋应星哈哈一笑: “珠儿姑娘是吃醋了呀。” 珠儿连忙摇头: “珠儿可没这福分。” 朱栩轻拂秀发: “傻妹妹,哪位公子做了你的如意郎君才是他的福分呢!” 珠儿摇了摇头: “珠儿不嫁人,珠儿只愿侍奉先生左右。” “哎,羡煞人也!” 宋应星不像朱栩那般附庸风雅,折扇当兵刃,从不打开。合上便是点穴笔,打开挡暗器。十几条扇骨中设有机括,更能发射钢针。 他手中永远拿着一本书。走路要看,吃饭要看。连睡着了,也要枕在上面,当枕头…… 可若说他最人畜无害,那些奇门兵刃,消息机巧,奇思妙想又全是出自他的手笔。 “这位官人,您这边说话。” 老鸨子突然压低声音,扯着朱栩。竟将他一路扯到了如梦楼的后门。 珠儿与宋应星也连忙跟上。 老鸨伸手拦住: “如梦姑娘只答应见成赋的这位官人,您二位还请二楼雅间看茶。” 珠儿眉头微蹙: “先生……” “还担心你家先生被如梦姑娘吃了不成?” 老鸨察颜观色,将珠儿分开。 宋应星一脸坏笑,拉着珠儿离开了。比起一楼的三教九流,浮浪公子哥。二楼可真正是文人雅士聚集地。 这二层之上,按照天干地支排列一周。屏风隔断的茗香阁中,博辩,品鉴,品茗,闻香,听曲,小酌微醺,无一空室。 文人雅士喝酒,不过微醺。若是在这地方因为喝高了闹事被赶出去,那可就真的贻笑大方,没脸见人了。 毕竟能登上这二层的,至少也足秀才之学。 就这么乱哄哄的,一边是老鸨子拉着朱栩。一边是一众文人墨客将宋应星二人包围,询问状况,是不是如梦姑娘召见你家公子了。 “这可是大新闻!” 更有些心态不平衡的,想探究下里面有什么猫腻,哼!他们花了如此多的银两砸在如梦楼中,连如梦姑娘的真面目都未曾得见,偶尔露面也是青纱幔帐,故作高深。 虽然这人写的大风赋,蝇头小楷,颇见功力。若是同楼上那些大家相比,自然是不如的,如何便能得见如梦姑娘? 珠儿眉头紧皱,大口吞咽着盘中糕点,全发泄在了上面。 “胖几斤也不在乎了,反正没人要了!” 这些声音宋应星充耳不闻,只顾着附庸风雅,又拿起他那本书在摇头晃脑。 光是这雅乐,这龙涎香,如梦姑娘的数幅墨宝,便值了。 只是不知有无相熟之人。 宋应星起身悠闲漫步起来,天性随和的他,很快便和一些雅士熟络起来…… 秦淮河上的一艘画舫中,戴着纱巾的女子正在抚琴,对面而坐的男子斜倚在船舱中。 船尾老汉在摇橹。 两岸茶楼酒肆,格外热闹。 小船穿过几条石拱桥,越走越偏僻,周围逐渐寂静下来。 女子清秀的脸庞,在她解下面纱的那一刻,惊艳了朱栩。 “叹一个,江南如梦,柳如烟!” 朱栩唉声叹气道,吐了一个烟圈出来。 明明知道这么一位大美女,定然会嫌弃自己这男人的嗜好,反倒要抽两口外国传教士送给他的雪茄。这东西在漳州也只有他闽王爷好这一口,也只有他闽王爷好的起。 柳如梦终于开口了,不是对这柳如烟的,而是问他,“因何叹息。” “叹息姑娘太过单纯啊。” “如梦自然是单纯的,不过略通些诗词歌赋……” “我不是指这个了,如梦姑娘救过一名书生,而且连中三元?” “正是!” “那为何留如梦姑娘在此间受苦?” “想来刚拿的翰林院差事,公务缠身。相公清廉刚正,一年两载,又如何替小女赎身。” 朱栩折扇拍了一下手掌,自顾自的抽起雪茄。 类似的故事他前世看得太多,悲欢离合。 他一个连中三元的翰林学士,前途一片光明,又如何肯卷进这徐达案中,避之惟恐不及吧。 “如梦姑娘,你家相公与你可有婚约,又多久没来看你了?” “想必公务繁忙,少说月余……” “月余?” 朱栩看柳如梦的口气颇为不肯定。 “大概半年……” “半年!” “也说不定年余……” “年余!” 柳如梦的话实在有些奇怪,女人的话,多半没什么逻辑。 朱栩打定了主意,要探探这书生的底细。 一连几晚,朱栩都泡在这如梦楼中。白天便扮作灵芝堂的东家,与宋应星每日出入太子府,为太子朱标诊病。 珠儿口上虽然只说带来的银子花的如流水一般,实际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她每日利用客栈中的灶台,为朱栩准备一日三餐。朱栩的客房打扫的一尘不染。天气凉了,床上铺着天鹅绒的被褥,价值不菲。乃是珠儿卖了不少首饰,特地从西域商人那里淘来的。 每日熏烫的衣物,总要多备几套。没准溅上些泥土,总好过要先生衣衫不整。 除此之外,一切吃穿用度越来越从简,他们已经如同一般行商无二。 有些事情,不说破,便还能过得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