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郧山一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首出关 单家庄上护炮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十八首出关单家庄上护炮营 西江月 关外征途漫漫,辽西走道艰难。两军相斗日周旋,将士征衣浸汗。 日月寻常回转,不知内战连年。会昌护炮设机玄,云夜枪悲风惨。 话说一九四七年七月,中国内战正加紧进行着,国共两党互不相让。双方都把东北看作战略要地,相争激烈。内战初期,东北国军占绝时优势。全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精锐部队。且都是美式装备,武器精良,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一九四七年五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夏季攻势。”攻势结束后,国军被歼八万多人,丢失东北城市三十多座。国军在东北的局势因此江河日下。由主动变为被动。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蒋介石为了扭转东北战局,调集华北,92军21师,94军43师,第3军10师,11师共四个师,由92军军长镜加统一指挥,驰援东北。21师奉命出关参战。 由于出发时很仓促,没有向部队说明出师的原因和前进的方向。只是在排级军官会上通报了要出关作战的命令。没有讲清楚“出关”是什么意思。部队糊里糊涂地走着。1班长翟一田问道:“排长,这是要到哪里去呀?” 我答“出关”。 士兵王连生叫道:“出关?什么叫出关?” 江龙夫道:“又没死人,怎么叫出棺?” 有士兵问:“排长,出关是不是出国呀?” 其实,我也不知道出关到底是啥意思。随口答道:“可能是吧。” 东北人民解放军获悉关内有国军增援东北的消息,派出部队沿途打援。 我们出了山海关,天天受到东北解放军的袭击和阻扰。今日前队受阻,明日后队挨打。隔日前队后尾同时受到共军的袭击。无论是哪一部分受到阻击,整个部队都要停下来。机枪不敢拆卸,整日抬着走,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部队行军速度迟缓。有时一日只走二十多里,最快时也不过五十多里。直到过了宁远县的兴城时,一天,出发前,郭会昌师长为鼓励士气,来到62团。全团集中在一块空地上,他简单讲了出关作战的目的。他说:“东北战局急转直下。东北国军无能。我们在华北收复城池。他们却在东北丢失城池。我们出关就是要扭转东北战局。我们要活捉*。” 晚上,刚一住下,就有共军开枪骚扰。国军不敢分散居住,每晚总是以营以团为单位集中和衣枕戈露营。部队走不顺利、驻不安宁。不觉中,行军已半月有余。这天下午,部队到达了锦西县东边的高桥镇。时,师部已在一周前抵达锦西。61团已从迁安县抵达高桥镇。 锦西和高桥镇之间,地势比较平坦。人口稠密,上百户的大村庄一个挨着一个。是军队集中驻扎的好地方,部队终于在这里安顿下来。因61团已驻高桥镇,师部已驻锦西。62团便驻高桥以西至锦西各庄。一个营驻一个庄,庄庄相通,营营相连。这是21师自武汉以来的第一次大聚合。师长郭会昌,为便于统一指挥,把两个团的山炮,重炮聚拢,成立一个炮兵营。营长冯火青。驻高桥西北,锦西县东北的单家庄。 再说62团驻高桥镇以西四个村庄,以团部为中心。1营驻团部以北的小屯庄紧靠师部的炮营,2营驻团部西边。3营驻团部东边。众星捧月似地保护着团部。 各庄的老百姓对于部队的到来已是司空见惯。白天,百姓们照常下地干活。路上的行人往来自如。见了部队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打招呼,不躲避。你打你的仗。我干我的活。三三两两的女人们照样在村头巷尾谈天说笑,不避部队。部队对老百姓的行动也毫不干涉。百姓出入村庄,通过岗哨时,不拦不问,随意通过。晚上,有百姓过岗哨时,只要能答出是东庄的或是西庄的,要进庄办事,照样放行。 一天黄昏,单家庄西口来了几个百姓模样的人。岗哨问道:“哪里的?” 来人答:“我们是单家庄的。” 岗哨有些疑虑,问道:“我们驻这儿已近半个月了,怎么没有见过你们,口音也不象该庄的,到底是哪里人?” 其中一人装出笑脸,递上一盒香烟答道:“我们长期出门在外,做点小买卖,听说庄上来了贵军,要打仗、才赶回来。” 岗哨没再多问,接过香烟道:“那,你们进去吧。” 岗哨见他们走路的步法,姿势不象是老百姓,倒象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头。换岗后,便把此情况上报。逐级报到冯火青那里。 冯火青立即意识到来者必定是共军。说:“这些人一定是共军的便衣侦察员。想打我大炮的主意。看样子,来者不善。不是要毁我大炮,就是要夺我大炮”。于是,他命令:“现在赶快增兵看守大炮,不许任何人接近大炮。在庄子上的各个路口增加岗哨,严格查询,发现可疑之人,就立即抵起来。全庄戒严。挨家挨户搜查,发现不是单家庄的人,就立即抓起来。” 二百多人搜查了半夜,一无所获。当夜冯火青把情况上报师部。 郭会昌得知此事后,意识到问题严重。道:“如果大炮出了问题,以后的仗就难打了。上峰面前也无法交待。”他思来想去,想出个“偷天换日之计。连夜派人和62团联系,要炮营和62团的1营调换驻地。并命各庄要加强警戒。 次日早饭后,炮营和1营开始移动。三十多门山炮、重炮被拉出单家庄,拖进了小屯庄。停放在百姓的庄稼地里。 我们从小屯庄移至单家庄后,顾不上安顿驻处。首先把机枪全部架设在庄北边和庄东北角上。有的从百姓房屋的窗子里伸出机枪。单家庄内都是一些小四合院。我带着三挺重机来到庄东北角的一个四合院里,找地方架机枪。我进入百姓家里,见窗户都很矮。也太小。觉得一旦共军打来,机枪发挥不了效率。我上到房子上面,又觉得太显眼。我再次进入屋里,仔细观察,见屋里都有一层楼。觉得,如果把枪架到楼上比较合适。征得同意后,我上到楼上,楼上都是一些乱杂东西和柴禾。因后墙没有窗子,又征得老乡同意后,我们把机枪分别抬到三家楼上,在后墙打洞。从洞里望出去,可以看得很远,很宽。我们就把机枪从洞里伸出去。随即,我们就住到这三个家里,一个班住一家。日夜轮流在窗口值班,监视外面的情况。 因那几个陌生人进了庄,各庄就开始戒严,不准百姓随便出入。百姓们很不理解。有些还和岗哨争吵起来。后来,允许出入,但要登记姓名,去哪里,何时返回等。晚上,各营派巡查,统一口令。如:石头、红砖、大豆、泰山等。一天一换。 又半个月过去了。一切很平静。各机枪点都放松了警惕。有的晚上没人值班,都睡起大觉来。巡查们仍在巡查,见人就对口令。 事情就出在麻痹大意的时候。一天晚上,天气阴沉沉的。3营的三名巡查在庄东外面巡逻,见有几个人走来,忙喊:“什么人?口令!”对方没理采。巡查员端起枪道:“不说口令就开枪。” 话音未落,“叭,叭,叭,对方首先开火,三名巡查员应声倒地。埋伏在周围的共军一起向3营发起进攻。同时埋伏在3营北边的共军向炮营冲去。 3营各机枪点毫无准备。听到枪响,慌忙起身应战。但只是盲目地扫射,漫无目标。好在共军只是佯攻3营,掩护他们的友邻部队攻打炮营。 我在单家庄,远远地听到3营方向枪声响成一片。立即叫醒各班弟兄们,喊道:“快点,快点,不要睡了。” 当我来到1班,只听罗德顺满不在乎地说:“老乡排长,共军远着呢,好象是3营那边。” 王连生接过话说:“打3营,管他的,看把排长吓得,我们继续睡觉吧。” 我胸中急得火起,骂道:“混账,你俩别大意,共军来了打死你们,都起来给我早作准备。1班长,抓紧督促。”1班慌忙起身。 正说着,只听庄外叭叭两声枪响。有巡查报警高喊:“共产军来了!共军来了!准备战斗!” 各机枪点都行动起来。王连生一边穿衣一连骂道:“他妈的,早不来,晚不来,瞅着老子瞌睡了,你们来。” 大家都进入战斗状态。从洞口望出去,旷野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又是罗德顺、不等命令,嘟哝着说:“管他有没有共军,老子们先打,吓也吓他一阵子。”说着抓住机枪扶手就开始扫射。 这一枪响,就等于下了命令。整个机枪连各火力点都响了起来。一条条火舌从窗口,从墙洞里吐了出去。也不知打着没有。即不见共军还枪也不见共军进攻。国军总是不停地扫射。 王连生推开罗德顺说:“让我来!”他抓过扶手,调整了标尺,加大了射击角度,增大了射击范围。由近至远,从左至右,来回猛烈地扫射。其它火力点也在不停地盲目射击。不知道是哪挺机枪打中了什么爆炸物,突然“轰轰轰”几声炸响。火光映红了夜空。照亮了野外的坎坎沟沟。接着爆炸的火光,隐约发现水沟里有人在活动。机枪了有目标,火力都集中到那水沟里。接连又有zha药包中弹爆炸。 和3营那边一样,共军总是不还击,也不进攻。对于共军来说,他们的任务不是要夺取某一村庄、消灭哪一个营的国军,而是要炸毁大炮。自从侦得大炮的位置和数量等情况后,夺走是不可能的,便计划实施爆破。组织爆破组带着zha药包向单家庄摸来。又派兵佯攻3营,吸引国军注意力,掩护爆破组实施爆破计划,以便炸毁大炮。没想到3营只严守其门,并不出击。炮营和1营调换了位置。1营竟有人违犯军令,盲目射击。黑夜里,竟打中了共军携带的zha药包。 共军爆破计划落空,反倒遭受损失。渐渐退去。 夜半,营长张干带着连长祝庆桢和其他随员亲临各火力点看望弟兄们。当来到我排时,祝庆桢问道:“听说是你们1排先开火,外面漆黑看不见目标,怎么会开火呢?” 我正担心,没有命令不能随便开火,会怪罪我。罗德顺抢先道:“我是第一个开火的,我想吓唬吓唬共军。没想到都开始打起来。嘿,还真打对了。” 祝庆桢道:“你这个罗大个儿,看来,你又是没有命令就开火。这次不处分你。以后可不行。”罗德顺不再说话。祝庆桢接着说:“要不是换我们到这里,郭黑子(由于师长郭会昌生得黑,背后都称他郭黑子)的大炮就要彻底完了。他真是神机妙算呀。” 张干道:“由此可见,共军把大炮看得很重。所以,他们首先来破坏大炮。看来,这大炮还得靠我们机枪来保护啊。”大家都笑起来。正笑着,营部送来夜餐。张干接着说:“大家都辛苦了,营部送大家每人一盒牛肉罐头,两块干面包,作为夜餐,慰劳弟兄们。” 第二天,步兵连的人去水沟查看情况。听回来的人说,沟里并没有水,沟里沟外有几个大坑。断胳膊断腿的不完整的尸体,随处可见,一片惨状。战况上报到师部。 中午,师长郭会昌带领着团长巫如卿,副团长高楼珍和师部随员来到1营机枪连。见了我,夸讲道:“你这个大红脸干得好。”(我脸色本生得红。自从在伊家庄翻脸打了高楼珍的勤务兵后,得名大红脸,并传开了。)郭会昌接着得意地讲道:“共军想打我大炮的注意,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这叫偷鸡不成反施把米。共军自己没有打炮,怕我们有大炮,就来炸毁我们的炮。他们这些山野的草寇,我就是把大炮送给他们,他们也不会用。大家说对不对呀?”大家都抿着嘴直笑。郭会昌接着道:“昨晚,你们护炮有功,我赏给你们每人两盒罐头。全连二百斤猪肉。共军是吃不上这些东西的,他们只会吃野菜。”大家又抿着嘴笑。最后,他讲道:“不过,共军作战灵活,诡计多端。我料他们还会有更大的,更周密的行动计划。我们得要更加小心注意呦。”从这些话可以看出,郭会昌傲慢的思想开始滋生。 从此,百姓不得随便出入。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各路口都增加了岗哨,增加了巡查。任然是一天一换口令。 时值秋收时节,遍地的高梁,大豆等农作物早已熟透。师部命各营步兵连帮助百姓秋收。 张干在总结这次收时说:“这次帮助百姓秋收,真是一举两得。一、改变了老百姓对部队的看法。二,对百姓起到了看管监督作用,以防共军跟他们接触,混入村中。给国军减少了麻烦。” 时,锦州北面的义县,由国军93军的一个团驻守。得知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第23师包围了义县,向锦州呼救。21师奉命向北出击去援义县。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