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劫军火会昌悔释解放军
如梦令:
好大喜功请赏,自主拥兵狂放。俘虏大言伤,桀骜愁肠跌宕?。跌宕。跌宕,梦里惊魂战场。
上回说到21师北上聚集在辽西大凌河南岸。师长郭会昌斗气正盛,战鼓正紧。正加紧寻找共军作战,以立功勋。
郭会昌时而深思,时而焦燥,盼望找到共军主力,打一大仗。时而摊开地图,查看打回北京的路线。为部队的顺利前进作着周密的计划。跟共军作战,他一向是傲气十足,信心百倍。桀骜不驯,剑锋意锐。
为了不负上命,郭会昌决定渡过大凌河继续北上,寻找共军作战,打出21师的威风。他虽然愈战愈勇,但还是谨心慎行。他计划派一个营投石问路。命62团3营渡过大凌河,打探共军主力,好打一个大胜仗。一是给友军看看,二是到上峰面前请功。
问路石过了大凌河。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郭会昌接到一份来自大凌河北岸探路石的情报:“在北票以东至阜新一线的大山里发现了共军的一个运送枪枝弹药的马车队,正由东向西前进。.M
郭会昌分析,共军向北票运送武器弹药,这说明北票方向有共军主力部队。和共军打了一年多游击战而屡占上风的郭会昌,根本没把这些共军看在眼里。他决定夺取这批军火。然后吃掉北票至阜新一线的共军,带领胜利之师回北平。
正当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之时,又收到一份电令。此令来自北平92军军部:“21师立即停止北进。沿大凌河南岸西进至朝阳,速返北平。”
郭会昌读完电令,沉思许久。心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毅然决定,等夺了这批军火后,再返北平不迟。便命62团火速北上堵住共军的弹药车队。
农历十月底,北国已是天寒地冻,北风凌厉。大凌河静静流淌,河水冰凉刺骨。河上没有桥梁,没有渡船。郭会昌指挥着21师全线渡河。几千人的队伍都脱掉棉裤围在脖子上,光着屁股,扛着枪弹,淌着没腰深的河水朝北岸走去。刺骨的河水冻得人失去了知觉,欲蹲下去,欲跳出水面。驮马冻得卧下水去。又被拉着站了起来,仰天嘶叫。好不容易过了深水区到了河边上了岸。个个脸色发青,牙骨僵硬,颤抖得不能说话。很多人冻得忘了穿裤子,抱着双腿蹲在地上,缩成个圆蛋蛋,直哆嗦。血液似乎已停止了流动。却说郭会昌,为了鼓励大家,不搞特殊化,他跳下战马,也脱掉棉裤围在脖子上淌水过河。参谋们无一敢例外。
不知哪位长官经验丰富,懂得活动取暖的道理。建议道:“要使人体迅速反热,恢复常态,必须运动。”一道命令下,部队开始跑步前进,互相追逐。
大凌河北岸有一片十多里的小平原,村庄密布,房舍严然。名曰:九官太门。部队跑步来到这里,个个喘着粗气,冒着热汗。身体恢复了原状。部队散到各村庄暂住。
第三天早上,62团驻地庄外干黄的草地上堆放着上百个木条箱子。每个箱子上面有两行弯弯曲曲的蛐蟮形的,马掌形的字样。几个荷抢实弹的士兵站立周围守护着。那是62团于日前劫获共军的武器弹药。说是从苏联运进国内的苏货。巫如卿正准备把军火上交师部。庄内的一个院里关着十几个共军俘虏。炊事班给俘虏们送来热腾腾的高梁稀粥。俘虏们互相打量着,没有人去吃饭。炊事员催道:“共军弟兄们,趁热吃,暖和暖和。”听到这样说,俘虏们都去拿起碗剩饭呼呼噜噜地吃起来。谁也不说话。有一位当官模样的人端着碗默默地站着,铁青着脸,不吃饭。好象在想着什么心事。也许他在考虑,国军会怎样处置他们。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一个士兵劝道:“连长,事已至此,不管咋说,先填饱肚子再说。”
大家都齐说:“对,填饱肚子是大事。”
那位连长瞪着大眼睛愤愤地说:“真他妈的窝囊。”然后,他一扬脖子,把一碗已经凉了的稀饭端到嘴边,咕嘟一声倒进嘴里,使劲把碗扔到地上。
早饭后,俘虏被带到另一个院子外面。院子门口站着两排端着卡宾枪的军士。站姿笔挺,面无表情。院子里面台阶上放着一张桌子。巫如卿端坐桌边。两边也站着军士。
“带俘虏!”话音刚落,一群俘虏迈着大步进入院中。个个都撇开两腿站着昂着头。有的倒背着手,有的掐着腰,有的双臂抱在胸前。显得大模大样。国军多次呵令:“站好,不许乱动!”俘虏们仍然是我行我素。对周围一切不屑一顾。
院子里一片宁静。巫如卿一个个打量着俘虏们,扳着面孔问道:“你们中谁是当官的?”
没人回答。巫如卿又重复一遍:“你们谁是当官的?”
那位连长答:“我就是”。
巫如卿接着问:“什么职务?”
“连长”。
“叫什么名子?”
那位连长坚定而又爽快地回答:“不必多问,要杀要毙,请来快的。”
巫如卿非常愤怒却面带和善的表情道:“看你还是条汉子。就这样死了,不觉得可惜吗?我问你,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连长理直气壮,答道:“不必问,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二纵纵队的。我们是真正为人民,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部队,是正义之师。不象你们国民党,为蒋家王朝孝命。人民解放军总有一天要打垮国民党的军队,推翻蒋家王朝”。
巫如卿不以为然,笑道:“呵,口气还不小,说得不错,真可谓是义正词严。就算你们为穷苦人打天下,象你们今天这样,还想打垮国民党?算了吧,不要不识时务。共产党是长不了的。如果你们愿意参加国军,我们欢迎。并有你们的好处。”
那位连长冷笑一声,说:“如果我们不答应呢?”
巫如卿见劝降不成,又板下面孔道:“不投降,那就休想活命。押出去,毙了!”
正在这时,一副官跑进院子对着巫如卿的耳朵嘀咕了两句:“团长,师部命令,将缴获的军火全部送交师部。”
巫如卿:“好,我正准备送往师部。”又心想,我何不将这些俘虏一起送交师部请功呢?也免得我们费事。接着道:“等等,将这批人也送往师部,交师长处理。”
师部驻62团西部的范庄,不到一个小时就到。郭会昌看了看那些战利品,又看看俘虏,讥讽地说:“这些东西是苏联的斯大林送给你们共军的,你们怎么给我们送来了?”
俘虏们一言不发。都扬着脸望着天。
郭会昌接又着挖苦道:“哎呀,你们的长官也太大意了。这么多的军火怎么交给你们这些无能之辈押送呢?”
还是那位连长开口道:“难道你不知道"胜败乃兵家之常识的道理吗?"我相信共产党最终要打垮国民党。你们攻占了延安,现在延安不是又解放了吗?还有……”
不等那位连长把话说完,郭会昌一扬手,道:“好了。一个延安何足道哉。告诉你,现在国军第十二战区的八个军另加两个骑兵师正在东进。共军在华北战场节节败退。张家口的守军郑维山不战自逃。
那共军连长毫不示弱,反驳道:“我也告诉你,远的不说,就说东北,你们占领东北所有城市,现在有三分二不也已回到人民解放军的手中吗?东北国民党的军队不是也在节节败退吗?今天,我们只不过是中了你们的埋伏,你们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你敢放我们回去,我将来一定要活捉你。我劝你趁早向共军投降。”
郭会昌心想,我没劲降你,你反来劝降我。满不在乎地说:“今天谁当了谁的俘虏。好,你想回去,我可以放你。不过,如果再被我们捉住,你可就回不去了。
我们不光要再次捉住你,我们还要活捉*,杀朱拨毛。放他们走。”
因郭会昌在共军面前没有吃过败仗。这次劫了共军的军火,他更不把共军放在眼里。且他为人直爽,诚信,说话算话。他立即从他的警卫连里抽出一个班,并嘱咐说:“送他们出防区,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十几名共军俘虏被护送出国军的防区,向北而去。
却说人民解放军四野主帅*,得到军火被国军21师劫获的消息后,他怒而不发,暗暗效调兵遣将。五倍于21师的兵力采用迂回,堵截,包围的战术,将21师围得铁桶一般。欲全歼21师。
却说92军军长候镜如,原是21师师长。升任军长后,对21师格外偏爱。无论从武器装备、军需品,还是战斗任务,都关爱有嘉。
*的军事行动已被远在北京的候镜如获悉。他急忙严令郭会昌“放弃一切计划,速反北平。”
郭会昌对于*的军事部署全然不知。军部的电令里也没有说明撤军原因。由于他和共军作战以来未遇强敌,轻敌思想严重。加上立功心切,原计划是劫了军火后就返回北平。现在,夺了军火,又想打一个胜仗。他又一次违令。回电道:“请军长放心,有我在,就有21师在。”
不知是他出于何种考虑,送走了共军俘虏后不久,他开始焦燥不安起来。心里很乱,日不思食,夜不能寐。白日里处理军务总是心神不宁。晚上一闭眼,那位共军连长的声音就在耳边回荡:“只要你敢放我回去,我一定要活捉你。只要你敢放我回去,我一定要活捉你。”闹得他神情恍惚。
一天晚上,他处理完军务,刚一躺下,就大声吼道:“共军,共军,给我顶住!”声音惊动了卫队。卫兵立即冲进屋,见师长在床上躺着。就在床前站着。郭会昌猛一醒来,见自己的勤务兵站在床前,自己却躺在床上。便一骨碌坐起来,定了定神问道:“有情况吗?”
勤务兵如实回答:“师长,外面没有共军,也没有情况,您好好休息吧。”
郭会昌又是一夜不能入寐。他越来越害怕,害怕将来真的被共军活捉。又感到懊悔,悔恨自己不该放走了共军的俘虏。叹气道:“那个俘虏怎么那么厉害,在我面前毫无惧色。我真不该放了他们。”他又一想,单靠那几个俘虏怎么能活捉我。又充满信心道:“没关系,即使他回去搬一个师的兵来,也活捉不了我。”
这天晚上,他又一次这样想着,想着,忽然看见远在北平的心爱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站在一条河对岸。儿子正呼喊着他:“爸爸!”他正要答应,一觉醒来。原来是一梦。他禁不住大喊一声:“儿子!”
声音惊动了为他站岗的卫兵。卫兵进屋问道:“师长,什么事?”
郭会昌向卫兵讲述了他的梦。他恨不得立刻返回北平和家人团聚。当夜,他下达命令,要各团、各兵种次日起行,沿大凌河北岸向西北方向的凉水河进发。他哪里知道,他和他的部队已被共国包围了。他已是孤军奋战。
次日,他命令部队兵分两路向西前进。由于劫获了共军的弹药,加强了师部的装备。他让我回62团,随连队行动。
再说军长候镜如,两次电令郭会昌速返北平,均被拒绝。他非常担心21师的处境。发脾气道:“这个郭黑子,真是胜利冲昏了头脑。东北的共军不同与华北的共军。他怎么用老眼光看待东北的共军?再这样下去,21师要吃亏的。”
副官建议道:“再发一道电令。”
候镜如道:“不行,我要亲赴东北,当面说服他。”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