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郧山一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无聊赖 官兵暇日拍古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五十五、无聊赖官兵暇日拍古今 蝶恋花: 难得兵间息战鼓,将士安闲,聚众无聊赌。惊回午梦谈今古,讲罢古今又日暮。 可恨两军蛮动武,万里江山,争斗士兵苦。随军走遍天涯路,人生没个安排处。 上回说到我想起江龙夫、罗德顺。二人在辽西负伤,自义县分别后,算来已近五个月了。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养伤,想来伤势已愈,该要归队了。恰遇连长祝庆桢来排里闲看。我顺便问道:“连长,江龙夫、罗德顺在哪儿养伤?你知道不?他们该回来了。” 祝庆桢笑着用手指捣着我说:“你这个京剧排长,整天唱京剧,还没忘记你的兵。听说伤员都在师部医院,医院在武清县城。没必要去看,都快回来了。哦,你呀,大红脸,爱发脾气。却有一副软心肠。那天,要不是你说情,恐怕等师长来了,黄志云已被枪毙了。哎,他人呢?” 正说着,黄志云和另外几个士兵从门外一头闯进来,撞见连长。祝庆桢和言问道:“黄志云啊,想不想家呀?还跑不跑呀?” 黄志云取下帽子挠着头发立正说:“连长,我不跑了。” 祝庆桢道:“是你的排长救了你,你要安心跟着朱排长好好干。” 黄志云答:“是,连长。” 人必须要接受教育,接受正确的教育。祝庆桢在连长任上,几次亲自枪毙过逃兵。现在经新师长黄翔的教育,对士兵态度好多了。 几天后,江龙夫、罗德顺伤愈回到连队,大家都很高兴。我把三名新兵和江罗二人一一作了介绍。并嘱咐江罗二人:“伤势才好,不要激烈运动。”迄今,全排四十五人驻齐。 一九四八年上半年,由于61团和其它兵种全都是新兵,从62团抽调骨干去协助61团,正紧张训练。没有战事,62团跟着占光。62团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师长考虑到去年在辽西一战,62团吃了苦,就没作要求,不打仗也不训练。除早操跑步外,整日无所事事。为寻求刺激,各连出现了赌博事情,且越赌越烈。包括连长、营长们有时也想赌两把。赌的方式主要是麻将和翻铜钱。我排里多数人天天跟着纪英旺学唱京剧。有时,唱烦了,也想调换个方式,赌两把。 团长巫如卿,特别是副团长高楼珍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焦急和忧虑。心想,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召开了全团大会。会上,巫如卿讲道:“全团官兵们,弟兄们,几个月来,我们没有行军打仗,也没有练兵,整日享清福啊。师长想到我们是吃过苦的人,对我们很宽容。可是,我们自己要自尊啊。趁天赌博,我们哪象个部队呀?个个是赌棍,人人是赌徒。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啊!那我们的驻地就成了一个赌场;我们的士兵成了赌徒;我们62团成了赌博团。这哪象国家的军队呀?我看,那个1营机枪1连有一个排很好,天天唱京剧,排长带头唱,很快乐。我希望,不,我命令,从今天起,各营、各连不要在赌博了。都唱歌。” 接着,高楼珍讲话:“全团将士们,我给大家读一则古人戒赌十训:” 一坏国法。凡赌博事,国有禁令。聚众赌博,视同违法。 二坏家教。大人来赌,孩子仿效。学业不进,不为子道。 三坏人品。人一赌博,忘却人情。分文必争,利不让人。 四坏行业。身染赌习,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事业疲殆。 五坏心术。大凡赌者,施鬼弄假。赢者失义,输者落魄。 六坏行止。凡赌之人。毫厘不让。逼债清还,反脸相向。 七坏身命。赌博场中,忍饥挨冻。积伤成疾,坏了身体。 八坏信义。好赌之人,事无缓急。呕肝沥血,全无实话。 九坏论谊。邻友亲戚,父子兄妹,一上赌场,全无友谊。 十坏家声。嗜赌之子,十赌九输,败坏门楣,输了房地。 高楼珍读完,继续讲道:“看来,赌博之事,古代有之。提倡戒赌,古亦有之。禁赌,古代亦有之。赌博,古往今来都被认为是百害而无一利。我们是国家的军人,我劝大家以后不要赌博了。团长已有令,就按团长的命令办。发扬我们在常德时的作风。全团开始唱歌。” 于是乎,各连开始唱歌。都是在湖南常德时学唱的老歌。上午唱一会儿,下午唱一会儿,每次就一个多小时,唱久了,也烦。由于没有严禁和惩罚条例。唱罢歌曲,闲着无事。有人又开始赌起来。 再说黄翔,无事总爱到基层转悠。今日去61团看训练,明日来62团看生活习惯。发现仍然有士兵赌博,并且因赌博而打架。他找着巫如卿、高楼珍道:“不让赌博,还有人赌博。不过,话再说回来,不赌,他干啥?闲着无事啊。我建议,在士兵中开展讲故事、拍古今儿的活动。让大家消磨时间。人人讲,天天讲。看谁讲得好,讲得有意思。既能消磨时间,又能让士兵受到教育。” 这天,巫如卿召开全团排长以上军官会议。黄翔到会。会上,巫如卿先讲道:“我们不让赌博,可还是有赌博的现象。我在这里颁布一条禁令。如发现或有人举报谁赌博,扣发其军饷,并把他关起来,三天不让他吃饭。那么,干什么呢?我看,最好讲故事拍古今儿。各排各班开始讲故事。要人人讲,轮流讲,天天讲。团部每天要派人到各连检查。现在,请师长训话。” 黄翔起立道:“各级将领们,巫团长开展这个活动很好。人人讲故事,人人天天听故事。这是个好事,有意义。在这里,我带头给大家讲个故事。” 那还是,在抗日战争以前,一次,日军和国军的军官们在一起谈判。日军无条件地要国军让出某个城市,国军没有答应。当时,在座的日军有八个人。其中有一个中国通。他想羞辱中国人。他说"你们中国人善于对对联。我有一上联,如果你们能对出下联,我们就撤军。如果对不上来,你们就撤出。否则,皇军就要攻城。"中国军官道:"好吧,请。"日军说出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居上。请对下联。" 几位中国军官心想,琴瑟琵琶是四种乐器,且都是名词。一时被难住了。日军都狂笑起来。正笑着,忽然外边有人叫,走了四人。屋里还剩下四名日本人。那位日本首席正得意时,一位中国军官突然道:"好,有了。" 请问各位,下联是什么?今天不告诉。回去号召你们的士兵都讲故事。下次,谁给我讲故事,我就把下联告诉谁。” 从此,各连各排没人赌博了。也没人到处走动了。饭后,都聚在一起唱歌、讲故事。各连拿出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团军官会上讲。 由于人人轮流讲故事,每个人都听了很多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很有意思。新兵田培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北京有一员外,他有四个儿子,都取了媳妇。有一年,大媳妇,二媳妇,四媳妇闹着要回娘家,只有三媳妇没有吵闹。回娘家需要公公的批准。一天,员外把这三个媳妇叫到堂前说:“你们要回娘家,是吗?”三个媳妇齐答:“是,爹爹,我们已有两年没回娘家了。”员外说:“行啊,可是,我有个要求。你们能办到,就准你们回家。你们每个人从娘家回来时,都要给我带件礼物。大儿媳住三五天给我带一个骨头包肉;二儿媳住七八天给我带肉包骨头;小儿媳住半个月给我带纸包火。都想好,如果带不回来,就别想回娘家。如果不能同去同回,也别想回。” 三个媳妇心想,娘家根本没这些东西。再说同一天走可以,可按各自住的时间怎么能同一天回来呢?看来,公公是存心不让我们回娘家。回娘家无望,整日哭哭涕涕。这事让才取进门不到半年的三媳妇知道了。一天,四个媳妇在一起,三媳妇见她们愁眉紧锁,问道:“二位嫂子,叔媳,你们有何事不高兴?能否给我说说。看我能不能给你们想办法。”于是,各自都说了自己的难处。三媳妇道:“这有何难。你们尽管回娘家去。”她分别对着每个人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另三个媳妇都高兴地回娘家去了。 半个月后,三个媳妇同时回来了。大儿媳带回一个核桃,二儿媳带回一个枣子。小儿媳提着一个小灯笼,里面亮着蜡烛。员外很疑惑,问道:“是谁教你们的?”三个媳妇答:“是老三媳妇。”员外让把三儿媳叫来。三儿媳很快来了。问道:“爹爹有何事?”员外说:“你去给我找一个纸包风来。”三媳妇心想,公公是在为难她。答:“是。”不一会儿,她端来一盆火放在员外面前。员外生气道:“错了,错了。我让你拿纸包风,你怎么端一盆火来?”三媳妇道:“热去寻扇子,冷来抱火盆。现在正是冬天。另外,你让二位嫂嫂和叔媳同去同回。很简单,三乘五等于十五,七加八等于十五,都是半个月。 员外觉得这三媳妇有才。后来,就把家务交给三儿媳妇管理。日子越来越红火,家道越来越兴旺。 当然,士兵们讲了很多骚故事,不伤大雅之堂。一个多月后,团部举行排级以上军官故事会。祝庆桢让我代表机枪连把三媳妇的故事拿到团部去讲。 我代表机枪1连讲了该故事。那天,师长黄翔也来听故事。由于黄翔讲的是对联故事,有些连队也拿出了对联故事。3营有个人讲了这样一个对联故事: 从前,有一员外,他有一女,二十出头,尚未婚嫁。多人提媒,总不成姻。女儿有才,出一上联:白水泉中女子好乃子成孕,如对下联,即刻成婚。消息一出,远近传闻。纨绔子弟,才子商贾,莫不前来,吟诗对联。才女概观,总不如愿。终无佳婿,长吁短叹。邻村樵夫,砍柴山岩。长街贩柴,易米沽酒。一日闻之,思一下联。慎心呈上,下联是:山石岩中古木枯此木是柴,才女如意,招为夫婿。 有一连长讲的是:北伐时期,事在江西。有一大娘,年近古稀。其儿含冤,被判入狱。大娘无依,取下耳坠。路边叫卖,为了生计。有一部队,路径此地。有一军官,假心假意。两块银元,换了耳坠。 大娘不知,原是假币。痛心之余,沿街哭泣。大娘哭述,撕心裂肺。后续部队,问是何意。大娘告之,好不伤悲。又一军官,好心善意。军官思之,如是已娘,心痛不已。两块真币,换取假币。假币无用,长装兜里。奔赴战场,奋不顾已。一弹飞来,正中假币。军官无恙,感谢天意。好心好报,善有善意,保了大娘,又救自己。 各连的代表都上台讲完故事。高楼珍站起身道:“现在,请师长告诉下联。两个月来,我一直都没想出合适的下联。” 黄翔正听得如醉如痴。亦站起身,夸讲道:“好啊,各连的故事都有意思。很有教育意义。两个月前,我的故事中有一上联。谁还记得上联?” 很多人站起来抢答。高楼珍示意大家坐下。 黄翔道:“看来,都还记得上联。有谁想出了下联?” 再也没人说话了。会场上鸦雀无声。黄翔讲道:“上次说到日本军官要中国军官对下联。中国军官对不上。正着急时,突然有四个日军离席。谈判桌上还有四个日本人。有一中国军官突然得出下联。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犯边。这样的对联既骂了日本人为鬼子,又对得恰到好处。中国人才子多啊。所以说,人要学习。听故事也是学习。人既要有德,还要有才。” 高楼珍和几位营长、连长嘴里还在不停地重复那副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居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犯边 在讲故事的日子里,忘了忧愁,忘了家乡,忘了一切。仿佛有乐不思蜀之感。天天听着故事,陶醉在故事里。唱着京剧,陶醉在京剧的歌词里,沉迷在京剧的曲调旋律中。因为京剧里的每一段唱词就是一段历史故事。京剧歌词不表,还说故事。由于无局限,百花齐放,随意讲。有下流的臊故事,有鬼故事,有神话故事。张平三的排里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题目叫《缘分》。 肖白十八岁时,?着爸妈要媳妇。他父母四处求人提亲。几家上门相亲都不成。肖白整日郁郁寡欢。无心下地干活。四处游荡,寻花问柳。 一天,从几十里外的延河村来了一位会看相算命的阴阳先生。知肖白尚未婚配。说延河村有几位姑娘尚未许配。要肖白往看有无合适的。肖白欣然跟着算命先生前往延河村。在先生家住了三天,先生从不提看亲的事。至第天四,先生突然说村上的姑娘都出门去了。肖白无心再等下去,便要告辞回家。先生答应,并要送肖白回家。路上途径一姓白的人家门前时,肖白抱怨先生道:“你是个骗子,你们村根本没有姑娘。”正在此时,白家屋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一女婴正呱呱落地。先生回头对肖白说:“这哭叫的孩子就是你未来的妻子。”肖白听后,好生扫兴,非常生气道:“你怎么这么取笑我,耽误我的时间?”先生没有理采肖白,要返回延河村,朝回走。肖白气急败坏,发疯一般捡起一块石头朝先生打去,先生已走远,没打着。肖白蹲在地上,心想,如果是真的,还要等多少年啊!他越想越气。不由自主地拾起一块瓦片朝白家的窗子打去。然后,飞奔离去。 哪知,这块瓦片飞进窗子,擦掉女婴头上一块肉皮,后来不长头发。成了永远的伤疤。却说肖白,自那日后,闷闷不乐,神魂颠倒。打消了取妻的念头。七八年过过去了。肖白仍不着急取妻,父母却着急起来。求人提亲,肖白东不答应,西不同意。父母觉得无光,忧愤成疾,一病不起,相继去世。肖白悲痛万分,振作精神,独自生活下去。转眼又过了十年。肖白已是三十六岁了。这天,忽从溪水村来了一个人,自称是肖白父亲身前的朋友,名叫张继。肖白想起父亲曾经说过有个朋友叫张继。肖白尽其所能招待张继。闲谈中,得知肖白尚未取妻成家,很是痛情。便主动说要给肖白介绍一位姑娘。 几天后,张继领着一位姑娘来到肖白家。姑娘姓白,芳龄十八。称张继为干爹。见了肖白,姑娘满心欢喜。肖白也很高兴。完婚这天,宾客退去。新娘、新郎双入洞房。无比恩爱之际,肖白发现妻子头上有一块没长头发的伤疤。便问是何故。姑娘坦然答道:“小时候,听母亲说,刚出生时,不知道谁从门外扔进一块瓦片,正擦我头飞过。打破了一块皮。好了后就成了这样。”肖白一阵默然。十八年前的往事犹如昨日。那扔瓦片之人就是自己。姑娘继续说:“由于此事的发生,父母见我一到世间就遭灾难,为了免灾,就给我拜了一位干父。八岁至十二岁间,父母相继去世了。我就到溪水村住到干父家。”姑娘的遭遇,使肖白更加痛情妻子。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想,缘分是不是上天注定的呢?不禁想起湖南常德的翠英。和她是不是有缘分呢?既然有缘分,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呢?不知翠英,她现在怎样,她是否还在等着我。我没有践行自己的诺言,很对不起她。 忽一日,作战命令到。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