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三清昊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人回来了!”二个大汉齐齐端立门口,个个神情端肃,精神奕奕,见我们骑车回来,立刻上前帮我扶住脚踏车。 他们的装束都颇为独特,身上穿的是我特地设计的服装,我可不想手下的武师们像过去印象中的打手、护院那样,给人的感觉不是凶悍就是猥琐。兰青色上衣配白色马裤,上身及膝短袍是白色翻领、侧襟银扣的,护腕和皮靴都是小牛皮子,腰束四指宽的铜扣牛皮腰带,头上戴着青色白边的软脚幞头。 颜色都是统一的兰青、纯白和黑色,包括皮制品的黑色漆皮,就连腰间开封窦家铁铺打造的精钢佩刀也用的黑色刀鞘。在左衣领、皮甲左肩、刀鞘上端,以及幞头前面和皮带头上,都有一个简约而精致的正方形镂空卷叶纹章。 这个纹样是我设计的徽章,不仅作为自己的家徽,所有端木氏的作坊、店铺在招牌名称前都有这个标志,算是我替自己做的策划。虽然现在是宋代,人们的广告意识还非常朴素,但这种企业宣传手段还是可以使用的,而且效果特别打眼。 其实我原本是想用鸟兽作为纹样,不过怕触犯僭越之罪,为了这个丢官送命,那可太划不来了。用文字作图形也不行,也有谋逆之嫌,还是这片叶子好,没人说三道四,只是最初有不少人都觉得稀奇,难以理解。 这身行头,比开封城里的禁军军官还要威风,甚至明毓郡主都极为眼馋,要我给她家的王府侍卫们也设计了一套。可惜现在我没打算把火枪大量制造,不然每人挎上一支,简直就是大宋版的火枪手啊。 回到自己书房换了衣服,刚喝了一口热茶,门外家人报道:“大人,有几位嵩山派的人来访,大人见不见他们?” 嵩山派的,是何不凡他们了?我起身道:“请客人们到大堂少坐,我这就来。”一旁侍女立刻去取了锦袍玉带,给我换上。嵩山派的几个也算是熟人了,虽然不方便摆什么官架子,但也不能太随便,这帮家伙生的是富贵眼睛,不比吕周他们。 何不凡他们自然不会无事登门,为什么事情而来,我心里早已清楚。 话要从前几日财神和庄道士请我到延真观去说起。 开封城里宫观庙宇极多,而且多在热闹喧哗处,比如这延真观,就堂而皇之的处在御道不远的地段上。延真观本来就是有数的大道观,近来因为新晋大宋国师在此传道,繁盛更胜往昔,光说每日里到来的达官贵人,就可以称得上川流不息了。 庄国师发迹太过神秘迅速,待到大家发现皇帝太后面前突然冒出这么个大红人时,都有些措手不及,为此,开封上层社会很是乱了几天。眼下,就属我这个引荐人和他的关系非同寻常,开封府知道的人倒是不少,那些道士看到我下马车,早就忙不迭的迎上来,更有人飞一般进去通报。 才进前殿,庄元贞也从里面迎出来了,满面笑容,看来心情是非常愉悦。 庄国师拉着我往内殿而去,路上凑到我耳边轻声道:“你来得正好,尊使有一件要事办理,准备和你商量商量,互通声气。”“什么事情?”我颇觉奇怪,这老头子最近可是事事倚仗庄元贞,大有要把他培养成第一代理人的架势,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商量呢? 庄元贞神采飞扬,笑道:“玄坛尊使胸怀大略,这件事情办成,就是将我教建设成为中土第一大教的开端,成就无上功德。” 那死老头子还在琢磨这件事情?真不愧是给张天师烧了一辈子锅炉的,活了几千年了,宗教热忱还是那么高。财神这家伙对于道教的不景气一直耿耿于怀,对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兴盛更是看不顺眼,常念叨着,要把道教建成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宗教。不过,就靠那些骗人的把戏能糊弄多少人啊?这老家伙是不是犯糊涂了? 就算你有这样的宏图大志,光靠那些宣扬成仙得道的说法,倒是能让一些人相信,但要建成什么第一宗教怕还是做梦。生老病死谁都逃不掉,成仙得道却只在传说中,世上哪有那么多痴人?瞧人家基督教多聪明,早早就告诉你生活是为了赎罪,才能争取死后上天堂,这罪可是赎不完的,而且死了以后到底怎么样,那可是谁也说不清楚。 连蒙人都不会蒙,没有技巧,怎能赢得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 我一路嘀咕,随着庄元贞到了后殿。殿内烛火通明,身穿一袭道袍的财神端坐在大殿中央,寂无人声,倒还真像个神像供奉在那里。面前摆着一摞图纸,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也不知道他看什么这般认真,居然连我们进来都没有察觉,真是奇哉怪也。 “你在看什么?难道老来发奋,在学习土木工程?”我看到图纸上描绘的尽是房屋廊道,墨尺精细,不免更加奇怪。 “你看看,这座塔如何?”财神笑眯眯的,递过来一张图纸。我仔细一看,虽然只是画在纸面上,但还是不禁赞叹道:“好宏伟!这是哪里的宝塔?” 图纸上画的是一座极其巍峨的高塔,是标准的楼阁式,虽然高只有九层,但光塔基就有三层九十九级台阶,而且每一层都非常高大,相当于一座大殿。看看边上的标注,尺寸惊人,单说最上面那层,就不比这座延真观的内殿小多少,下面的就更不必说了。 财神得意洋洋的说道:“这座塔名为昊天塔,将为天下第一高塔,虽然这么大,但比起整座三清宫来说还不算什么。”“昊天塔?三清宫?这是哪里的道观?在不在开封?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翻看其他的图纸,问道。 “你当然没有听说过,这不还在纸面上吗?不过一旦等它建起来,必定为天下第一道观无疑。”“原来是你想建这么个玩意,哪来这么多钱?你可别指望我出!”我首先撇清了关系,别说我没这么多钱,就算有,做什么事不行,也不能拿去修这么个道观啊。 财神哼了一声道:“我可没指望你!钱是皇帝和太后拿一部分,朝中王公大臣们出一部分,剩下的向天下道民募集,应该差不了多少。” 什么?我忍不住叫道:“你疯了!大宋朝现在冗兵冗官,多少要用钱的地方,你竟然这么胡闹乱花钱。赵氏是你要扶的吧?这江山是你自己要保的吧?” “我这不就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吗?建此宫观,教化天下万民,聚敛天地灵气,为我大宋国运祁福,功德无量。”庄元贞在旁边也连连点头,说道:“尊使此举,的确是一举两得,既光大弘扬我教,又能为江山社稷祁求天运。” 我呸!一把揪住财神叫道:“庄元贞不明白也就罢了,你这老家伙也是看过了不少沧桑世事的,世间哪朝哪代不祈求国运昌久?又有哪朝哪代能做到了?似这般劳民伤财,你家赵宋国运怕是长不来了!” 那时我可有点气昏了头,这宫观修起来至少得花上几千万贯钱啊,这么多钱,拿来办学校、兴水利、修武备、通道路等等,能做多少事情?如果放到我的银行里面,投资贸易生产,以钱赚钱,不知道可以赚多少利润,这家伙就这么花掉? 却见财神说道:“这里面相关的五行阴阳你不懂,不明白其中的好处,此观下通地脉,上达天仪,便可使大宋永世风调雨顺,异象不生。前些时候不是有天象异变么?修这昊天塔和三清宫,便可以安定天下民心。你也不想想,我下凡来是为了什么?能做那种虚耗国力的事情吗?” “说安定民心还有个谱,天下佛寺道观那么多,怎么就没见你所说的永世风调雨顺?你唬谁啊?”我冷笑道。 “佛家的事情我不清楚,他们是天竺来的,与我无关。你要知道,这宫观由谁来建、怎么建是个大学问,不是任谁修一座都有用的,凡人灵通有限,自然没什么效果。但你可别忘了,我是谁啊?除非是老君、张天师亲自驾临,否则都不可能有我这么大的神通,保永世不敢说,百几十年是不妨的。”财神笑道,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我还是冷笑一声,什么五行阴阳、地脉天仪,我是根本不信这一套,只有科学技术才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过这老头子主意已定,我的意见无关轻重,什么叫做商量,不过是通知我一下而已。庄元贞是虔诚的道家信徒,对这个所谓活神仙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建宫观只怕也有他的主意在其中,更不能指望他站在我这边说话。 只听财神又说道:“开封此地气势局促平和,缺乏王者之气,所以不能建在开封左近。我推衍了一日,算出来只有地处中原的中岳嵩山是最佳地点,三清宫就打算建于嵩山太室山,皇帝已经答应了。” 嵩山太室山?那不是要把何不凡他们的老窝给挤走吗?而且离少林寺那么近,不是明摆着要抢和尚们的生意?嘿嘿,有点意思。 “有一点我说在前面,这宫观你爱建便建,我也懒得理会,但需得少用木材,尤其百年巨木决不能砍伐。”我提出了一个要求。毕竟是生长于钢筋水泥城市的后来人,我对于环保一直就很注意,建这么多宫观,天晓得要砍多少树木?阿房出,蜀山秃啊,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老头子问:“那用什么?” “砖头石块就行了,虽然同样损坏环境,但总没那么严重。”我很大度地说道。可惜现在不能大量生产钢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调制水泥,不然就用钢筋水泥好了。 所以,我一听说是嵩山派的人来访,立刻就清楚他们的目的。 不出我所料,嵩山派的人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的,他们也知道只有我同庄国师交情最好,指望着我能说上什么话呢。这回不仅仅是何不凡师兄弟,连吴东廷都亲自来了,看来,他们是急坏了。 “端木大人,这次我们嵩山派上下全仰仗大人扶持了,倘若嵩山派基业被毁,我们哪还有面目去见我派列代祖师。”吴东廷一番诉说,情恳言切,还真有些感人。 这又不是庄元贞做的主,那死财神说了算,我能说上什么话啊?不过我早考量清楚,当下微微笑道:“你们为何要认为三清宫建在嵩山,就一定是你们嵩山派基业被毁呢?为何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思考?” “何谓换个角度思考?我等愚鲁,还望大人明示。”嵩山派诸人显然听不明白,纷纷问道。 我问:“你们嵩山派上下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何不凡回答道:“自然是重振师门威严,将我派发扬光大。” “这就是了。眼下就有一个极好的机会,你们为什么不去抓住它,还要让它白白溜走,甚至以之为敌呢?”听到我这么说,嵩山派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请大人多明示几句,让我等明白些。”看到门中诸人都把目光投向自己,显然是要他问清楚,何不凡又问我道。 我哈哈一笑道:“这三清宫非同一般,乃是大宋皇家赦建的宫观,国师亲自坐镇,地位远在其他宫观庙宇之上。而且,它只是建在太室山,并未说要将你嵩山派取缔赶走,你们大可以依仗这棵大树。”看到他们略有所思的神情,我继续说道:“这宫观工程如此浩大,无论材料采购、工地监管等等,都是少不得得力人手的。而你们嵩山派诸位不仅武艺高强,精明强干,且都是对当地极为熟悉的人,难道还有比你们更合适的人选?” 何不凡说道:“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嵩山派托庇于这三清宫?为国师办事?”我笑道:“这可不叫托庇,应该说融合。在世人面前,嵩山派就是三清宫,在武林同道面前,三清宫就是嵩山派,若能如此,你们嵩山派可就发达了。嵩山大得很,你们非要留块自己的地盘,在三清宫边上就好了,为何非要那一亩三分地?” 这句话一说,几个人的情绪都明显激奋起来,听着我继续道:“何兄可还记得我曾对你说的,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同官家联系,那少林寺因为讨了唐皇的好,所以才有今天这规模。三清宫建起来之后,不仅要那里举行祭天大典,往后皇帝太后是每年要去的,王公大臣们也是要去的,名流士人,香火繁盛,更是不消说。有了这种机遇,如果你们还不能把握机会飞黄腾达,大展宏图,那我该怎么说你们好呢?” “大人所言,如醍醐灌顶!如果有这种机会还不能将师门发扬光大,那我们真是比猪狗还蠢了!”吴东廷顿时大声叫道,虽然身板还极硬朗,一把花白胡须却也激动得颤动不止。 我心里琢磨着,这可不只是关乎他们嵩山派武林地位的事情,混得好的话,他们中间有谁从此发迹也未可知。那高俅,不就是靠着一身球技混上去的吗?虽然不能参知政事,也是统领禁军的太尉。至少,这些嵩山派的人比高俅还是要好上一点点的,起码有一身好武功,而且武林人士比街头无赖的档次也要高那么一点点。 我大笑道:“这道理你们明白就好,我们朋友一场,自然会帮你们,庄国师那里我去帮你们说。” 忽听得“嘭嘭”的跪地磕头声,那吴老头子竟然和何不凡师兄弟同时跪倒,大叫道:“端木大人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嵩山派上下永感大人恩德,永世不忘!” 哎呀,我虽然算是三品大员,受受何不凡他们的大礼倒是不妨,这老头子向我下跪可受不起。赶紧起身,把吴东廷好说歹说的扶起来,何不凡他们倒是诚心实意的磕了十几个头才起身,可见感激之情。 嗯,感激的话倒是不需要你们多说,还是以后帮我做点实在的事情比较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